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3岁男童"肚子痛"入院不到14小时死亡 家属要求赔偿

消化内科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2024-06-22 · 来自 iOS · IP 四川四川
2.5 万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4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图为男童琪琪的旧照

贵阳3岁男童琪琪因“肚子痛”,先后进入两家医院诊断、抢救。从入院时间算起,不到14个小时,医院即宣告琪琪抢救无效,临床死亡。事情发生在今年2月,其中对琪琪进行抢救的,是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琪琪母亲李忠英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家号称全省“功能最全、设备最先进”的妇幼保健院,也没能挽救她这个“肚子痛”的孩子?李忠英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告上法庭,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又申请追加初诊医院息烽县人民医院为被告。

日前,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组织双方作诉前质证鉴定,将委托第三方对两家医院的诊疗行为与琪琪之死的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作最终鉴定。

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作出的《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导致琪琪死亡的“肚子痛”,实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引起感染性休克”。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向红星新闻解释,琪琪的病情发展得“比较急,有点快”。

据原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生韩英等专家审核的词条,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AHN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暴发性疾病,病变主要在空肠或回肠,腹痛、腹胀,重症可出现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

3岁娃喊“肚子痛”

病情危重病因复杂转诊

琪琪去世后,其父母将其眼角膜捐献,红十字爱尔眼库颁发了《自愿无偿捐献眼角膜荣誉证书》。该证书称,琪琪于2024年2月3日与世长辞,其无偿捐献的眼角膜,使多位患者重见光明。

img

琪琪的《自愿无偿捐献眼角膜荣誉证书》

琪琪父母还决定捐献孩子的遗体,接收单位是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中心。2月3日下午,在将琪琪遗体送往中心途中,李忠英遇到一场雨,这雨夹着“蚕豆大的冰雹”,到医学院教学楼时,她看到楼梯上的冰雹堆了一层。

“当时我想,为什么一个‘肚子痛’的病,最后却要了人命?”李忠英随后报了警,警方赶到医院,将琪琪病历封存。

李忠英是贵阳人,在贵阳市息烽县经营一片羊肚菌基地。李忠英说,琪琪从出生到事发前“一次盐水都没输过”。

2月1日,琪琪出现全身疲软、咳嗽症状,2月2日总体有好转,下午服用药物“感冒灵”一袋,当晚8时左右,琪琪吃了“汤泡饭”。因基地有事,李忠英带着琪琪去了一趟息烽县,期间琪琪突然哭闹着喊“肚子痛”。

息烽县人民医院的《门诊病历》显示,2月2日晚10时29分,琪琪到医院就诊,主诉“腹痛10分钟”。院方记载的“现病史”如下:10分钟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全腹为主,不能自行缓解,伴呕吐胃内容物1次。

院方给琪琪做了腹部彩超,处理意见为:完善腹部彩超示阑尾未见异常后口服颠茄片无缓解,故完善腹部CT排除外科疾病;患儿现腹部CT示小肠扩张积液,中腹肠系膜血管稍旋转、扭曲。建议普外科进一步处理,不适随诊。

这家医院于2月19日补充的《疾病证明书》显示,琪琪的临床诊断为:1、腹痛待诊:外科急腹症?2、急性扁桃体炎。处理意见为:鉴于患儿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建议转诊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治。

收治PICU

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经联系,当晚救护车将琪琪送到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该院的一份档案病历显示,琪琪在急诊儿外科的就诊时间为2月3日凌晨1时51分,急诊腹部平片提示腹部肠气分布欠均,“肠梗阻不除外”。治疗处理意见为:患儿一般情况欠佳,精神反应欠佳,予收治PICU(儿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病历档案还显示,2月3日凌晨1时55分,李忠英和丈夫就收到了1份院方下发的《病危(重)通知书》,之后的8时30分、9时14分、9时52分、11时11分,他们又收到了4份《病危(重)通知书》。

img

李忠英展示《病危(重)通知书》

这些《病危(重)通知书》显示,院方对琪琪的诊断为:1、休克;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危重病人抢救委托书》载明:医护人员将全力抢救,家属则“积极配合”。

多份《医患沟通记录》显示,抢救琪琪的这个阶段,医患双方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沟通。2月3日凌晨2时48分的医患双方谈话记录显示,此时,医院对患儿采取重症监护,吸氧,保持气道通畅,胰岛素控制血氧,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治疗。

据病历,结合患儿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彼时院方对琪琪的病情,考虑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危及生命,必要时需呼吸机支持治疗等。

前述《医患沟通记录》称:糖尿病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并发严重感染。对此患儿家长表示理解,愿意配合治疗,但PICU不能保证完全治愈患儿,如不信任可转其他医院治疗。

img

琪琪的死因为“休克”

司法鉴定: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引起感染性休克

2月3日9时16分的《医患沟通记录》显示,此时“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现紧急心内起搏及胸外心脏按压中,患儿仍有心律失常及循环低灌注,建议行ECMO(即上人工膜肺)支持治疗。

李忠英告诉红星新闻,上述记录都是在医院的谈话间进行的。院方前几次沟通中对患方强调的,都是孩子患的是“糖尿病”,“之前他们还提出,孩子可能要终身打胰岛素”。

当天11时30分的《医患沟通记录》提到,“因患儿病情进展迅速,腹部评估可能存在肠道疾患”,但患儿目前心跳呼吸骤停,“无手术条件”,患儿复苏时间长,目前自主心律无法建立。继续开展ECMO意义不大。

据医院《二十四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当天8时35分患儿出现心率下降,经抢救患儿自主心率恢复。9时50分患儿再次出现心率下降,经抢救2小时38分,患儿自主心率及呼吸仍无法建立。12时28分行床旁心电图示无心电活动,院方宣布患儿抢救无效,临床死亡。

据该记录及《病程记录》,琪琪从进入该院到死亡时间,全程不到12个小时。副主任医师凌某、主治医生王某柱、总住院医生黄某、住院医师谭某友及其他几名规培医师、进修医师及护士参加了抢救。副主任医师凌某、唐某等人,参与了医患沟通。

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于今年4月1日作出的《司法鉴定意见书》称,导致琪琪死亡的“肚子痛”,实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引起感染性休克”。

《司法鉴定意见书》称,经尸体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发现,患儿体内常出现“节段性空肠、回肠出血坏死”,显微镜下检查见肠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大片状出血,黏膜层组织坏死、腺体数量明显减少,片状炎细胞浸润,黏膜表层假膜形成,以上符合“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之病理特征。

医院是否考虑到肠道疾患?院方一份作于当天4时20分的“抢救记录”提到了“肠梗阻征象不能完全除外”,“目前患儿循环不稳定,待循环改善后进一步复查腹部CT”。

院方分别于当天1时41分放射科《DR急诊诊断报告》、10时29分作出的《彩色超声检查床旁报告》则称:腹内肠气分布欠均,肠梗阻征象不能完全除外;患儿腹内小肠淤张,走行稍扭曲。

img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患方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已组织双方作《鉴定笔录》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官网信息显示,该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贵州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备最先进的妇幼保健院。

“但这样一家先进的医院,没有第一时间查出孩子‘肚子痛’的准确原因。”李忠英称,监控视频显示,在抢救前,琪琪在PICU内长时间“无人问津”,“他中间痛得坐起来多达20余次,这与院方在多份文档中描述的‘昏睡状’情景不符。”

img

家属表示,监控视频显示琪琪在PICU抢救时曾多次坐起

6月7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法规科等部门回复红星新闻,他们对琪琪的去世表示痛心,但作为当事单位,他们不宜对医生的医疗行为作出评价。据悉,该院曾建议家属走医调委或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相关程序。贵阳市卫生健康局的一份《答复意见书》显示,就李忠英反映的问题,该局已责成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妥善处理”。

img

贵阳市卫生健康局责成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妥善处理”

“如果娃娃的情况不危急,息烽县人民医院就不会让娃娃转院。以当时娃娃的生命体征,进了PICU,不代表就能立刻做手术,而医院没有做全面检查,也不能盲目地做手术。”该院相关负责人称,依据《司法鉴定意见书》,琪琪的死因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这种疾病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是非常危急的。”

李忠英没有选择医调委或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相关程序,而是就本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告上法庭,请求判被告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等逾200万元。5月20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申请追加初诊医院息烽县人民医院为被告,理由是患儿“还在其他医院进行诊疗”。

红星新闻从李忠英处获悉,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已组织双方作了一份《鉴定笔录》,对两被告的诊疗行为与琪琪之死是否存在医疗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法院将委托第三方进行鉴定。日前,涉案各方均已提交相关证据。

来源: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4-06-19 11:49 北京

糖尿病是急性坏死性肠炎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腹症患者应高度警惕,早期发现影像学中肠壁水肿和积气等特征性表现,提供最佳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病死率。

img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AHNE)是以小肠广泛出血、坏死为特征的肠道急性蜂窝织炎,病变主要累及空肠和回肠,偶尔侵犯十二指肠和结肠,甚至累及全消化道。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发热、呕吐和腹胀。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肠穿孔等并发症,为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暴发性疾病。

【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儿童和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C型产气荚膜杆菌(即产β毒素的Welchii杆菌)感染有关,它能干扰肠黏膜表面绒毛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肠道的清洗作用,使肠道组织坏死。在长期营养不良、糖尿病或机体抵抗力下降个体中,当进食受C型产气荚膜芽胞杆菌污染或已经变质的食物时,由于胰液和蛋白水解酶减少,不能分解β毒素而致病。本病的发生还有其他饮食因素,如从多吃蔬菜转变为多吃肉食,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变,有利于C型产气荚膜芽胞杆菌的繁殖;或以甘薯为主的饮食,肠内大量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β毒素破坏减少。变态反应、钩蛔虫感染亦参与本病的发病。

【病理】

主要病理改变为肠壁小动脉内类纤维蛋白沉着、栓塞而致小肠出血和坏死。病变部位以空脑及回肠为多见且严重;少数病例全胃肠道均可受累。病变呈节段性。常起始于黏膜,肿胀、广泛性出血,皱襞顶端被覆污绿色假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病变可延伸至黏膜肌层,浆膜层。病变肠壁明显增厚、变硬、严重者可致肠溃疡和肠穿孔。镜下可见病变黏膜呈深浅不一的坏死改变。肠绒毛充血和变粗,多核及单核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广泛出血,炎症细胞浸润。肌层及浆膜层可有轻微出血。血管壁呈纤维素样坏死,可有血栓形成。肠系膜局部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如摄入变质肉类、腐烂水果、生甘薯等,或暴饮暴食。受冷、劳累、肠道蛔虫感染及营养不良为诱发因素。

(一)腹痛 既是首发症状又是主要症状。突然出现,多在脐周或中上腹阵发性绞痛,后逐渐转为全腹或右下腹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剧。一般在1~3天后加重,重者可产生腹膜刺激症状,在血便消失后减轻。

(二)腹泻、便血 粪便初为糊状而带粪质,其后渐为黄水样,一般每天腹泻2~8次,也有10次以上,无明显里急后重感。少数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约12~72小时后可出现血便。便血是本病特征之一,发生率可达67%~80%。出血量少者粪便呈棕褐色,稍多者呈洗肉水样,赤豆汤样,甚至可呈鲜血状或暗红色血块。严重者一天出血量多达数百毫升。粪便无黏液和脓液,有特殊的腥臭味。

(三)恶心、呕吐 常与腹痛、腹泻同时发生。呕吐物可为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亦可呕吐胆汁。

(四)全身症状及中毒症状 发热一般在38~39℃,少数可达41~42℃,多于4~7天渐退,而持续2周以上者少见。重症病例起病后1~2天腹痛、呕吐加剧,大量血便,高热抽搐,部分病例出现休克;或表现为明显腹胀,麻痹性肠梗阻。

(五)腹部体征 相对较少。体检可有腹部膨隆,可见肠型。脐周和上腹部,甚至全腹,可有明显压痛,还可扪及包块。腹膜炎时腹肌明显紧张,有反跳痛。早期肠鸣音可亢进,而后可减弱或消失。

【临床分型】

(一)胃肠炎型 见于疾病的早期有腹痛、水样便、低热,可伴恶心呕吐。

(二)中毒性休克型 出现高热、寒战、神志淡漠、嗜睡、谵语、休克等表现,常在发病1~5天内发生。

(三)腹膜炎型 有明显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急性腹膜炎征象,受累肠壁坏死或穿孔,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液。

(四)肠梗阻型 有腹胀、腹痛、呕吐频繁,排便排气停止,肠鸣音消失,出现鼓肠。

(五)肠出血型 以血水样或暗红色血便为主,量可多达1~2L,明显贫血和脱水。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常有核左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常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常减少。

(二)粪便检查 外观呈暗红或鲜红色,或隐血试验强阳性,镜下见大量红细胞,偶见脱落的肠黏膜。可有少量或中量白细胞。

(三)粪便培养 Welchii杆菌的分离培养需做厌氧菌培养。但需时较长,一般要7~10日。

(四)尿常规 可有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部分病例尿液淀粉酶升高。

【特殊检查】

(一)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显示可见局限性小肠积气及液平面,中、晚期则可见肠麻痹或轻、中度肠扩张,肠腔内多个细小液平面,肠穿孔者可见气腹征象。急性期禁做钡餐及钡剂灌肠检查,以免诱发肠穿孔。

(二)结肠镜检查 可见全结肠腔内有大量新鲜血液,但未见出血病灶,并可见回盲瓣口有血液涌出。

(三)其他检查 轻症病例腹腔镜检查可见肠管充血、水肿、出血、肠壁粗糙及粘连等。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可大于5000U/L。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有不洁饮食、暴饮暴食史,突发腹痛、腹泻、便血及呕吐,伴有中度发热,或突然腹痛后出现休克症状或麻痹性肠梗阻,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特别是呈腥臭味的洗肉水样便而无明显里急后重者。主要依靠临床综合分析确诊并进行临床分型。

本病需与中毒性菌痢、过敏性紫癜、急性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阿米巴肠病以及肠息肉病等鉴别。

【治疗】

本病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配合病因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早期联合使用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解除中毒症状,积极防治中毒性休克及其他并发症。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完全卧床休息,疑诊时即禁食,确诊后继续禁食,禁食时间视病情而定,重症同时禁水。

2.静脉补液或全胃肠外营养(TPN) 本病失水、失钠和失钾者较多见。可根据病情酌定输液总量和成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重症患者及严重贫血、营养不良者,可施以TPN。患者恢复进食后可继续辅以肠内营养。

3.纠正休克 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白蛋白等胶体液。血压不升者可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4.对症疗法 严重腹痛者可予哌替啶;腹胀和呕吐严重者可作胃肠减压,并注意补钾,如有腹水形成可在放腹水后用地塞米松5mg加头孢拉定2.0g、替硝唑0.4g腹腔内注射以减少渗出和促进腹水吸收。便血量多者给云南白药、凝血酶口服。严重出血可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持续静滴。

5.抗生素 一般二种联合应用。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三嗪等以及甲硝唑、替硝唑等,静脉滴注或口服。

6.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加重肠出血和促发肠穿孔危险,一般应用不超过3~5天;儿童用氢化可的松每天4~8mg/kg或地塞米松1~2.5mg/d;成人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5~20mg/d,静脉滴注。

7.其他治疗 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思密达吸附肠道内毒素,予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有学者采用Welchii杆菌抗毒血清42000~85000U静脉滴注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尚未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补充胰蛋白酶可水解β毒素,减少其吸收。常用胰蛋白酶0.6~0.9g口服,3次/天;重症者1000U肌内注射,1~2次/天。疑为或诊断为肠蛔虫感染者在出血停止、全身情况改善后应施以驱虫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①肠穿孔;②严重肠坏死,腹腔内有脓性或血性渗液;③反复大量肠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④肠梗阻、肠麻痹;⑤不能排除其他急需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手术方法为:①肠管尚未坏死及穿孔者可用普鲁卡因肠系膜封闭;②肠坏死及穿孔可作肠段切除,穿孔修补及腹腔引流术。

【预后】

本病死亡率直接与败血症、DIC、腹水、极低体重儿有关,可达20%~27%。手术后的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不多见,长期随访术后患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均较好,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亦不高。

主要参考文献

Nino DF,Sodhi CP,Hackam DJ.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w insights into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s. Nat Rev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13(10):590-600.

本文转载

孙剑勇 百草园 2018-05-05 11:33



17 62 4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