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我自己的血泪教训:为什么不建议年轻医生去私立医院

发布于 04-29 · 浏览 4.1 万 · 来自 iOS · IP 福建福建
icon顾家小医生、医昧平生 2人推荐
icon顾家小医生 已点赞

先声明这篇文章是我自己两年私立医院工作经验的浅薄想法,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你是私立医院从业者,不赞同我的观点也请理性讨论。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从业经验吧,本科在广州某三甲医院实习一年,研究生阶段在上海某全国top级别三甲医院规培3年,毕业后在上海另外一家三甲医院工作7年,2年前辞职到了某大型私立三级医院,今年年初离职,目前待业中。

总的来说,我在公立三甲医院待了11年,经历了实习医生-规培医生-住院医生-住院总-主治医生阶段,然后是私立医院2年。关于我从上海三甲医院辞职这件事,狗听了都会摇头,正常人都会觉得我这是自毁前程,关于原因,比较复杂,除了分娩量下降,科室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以外,和我个人以及家庭也有很大关系,就不过多描述了。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顾此失彼是常态,你也不知道当下选的路对不对,每种选择都有得失,每种生活都有遗憾,只能一直往前走,少回头看。

继续说回我去私立医院这件事,这个选择现在看起来,确实不够理智。虽然我去之前也做了一些了解,其实现在很多大型正规的私立医院,特别在一二线城市的已经完全不是大家印象中“莆田医院”的样子了,不仅环境好,设备高端(有钱舍得砸),诊疗也规范了很多,还出现了像“和睦家”,“卓正医疗”这种做高端私立的,招聘医生的门槛都挺高的(大家都懂,双休这一点真的真的很诱人)。

有一说一,公立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上班环境差,办公室没窗,连个饮水机都没有,值班室环境恶劣;比如科研真的很卷,不是在写文章就是在申请课题,晋升和科研密切挂钩,感觉临床医生不如科研医生,高级职称要熬很多年,比较多人情世故(不太会搞);比如行政管理不人性,条条框框多,申请个什么,流程可以走好几个月;医嘱系统和病历系统老化更新换代慢,工作效率低;还有就是上海某些科室存在排外(外地人在一群上海人里,有的时候连交班都听不懂;同事之间人情比较淡,偶尔还会给你穿小鞋;过年想换班回老家能被人翻一个月白眼)以及派系斗争(都是我的亲身经历),不站队就会被边缘化(这个也不多说,同样懂的都懂)。

我承认当时也是被私立医院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上班环境以及高薪水(年轻医生也高不到哪去,工作强度可能更大),还承诺大力支持我搞科普这些条件砸昏了头,我也是太年轻了社会阅历太少,没看长远一点,就这样一股脑的辞职来了。刚进私立医院的时候,确实感觉到很多不同,比如信息化程度很高,比如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可以全程无纸化,电子病历、影像系统、检验系统可以无缝对接,还能接入手机病历APP,所有系统反应也快,对医生来说省事很多,可以实时追踪病人情况,真的很方便。另外就是行政部门的效率很高,大多数时候找他们办事能找到人并且立马能得到回应。

好了,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我要说公立医院不能被取代的优点和私立医院无法被忽略的缺点了。对于一个年轻医生来说,公立医院仍然是目前为止,磨练技术也好,沉淀心性也好,职业晋升也好,提升学历也好,科研发展也好,稳定性也好,最好的平台,没有之一,上面这些,私立医院都不能提供给我们。

首先是技术层面,私立医院没什么复杂病例(有复杂病例也转诊多,医院整体实力不够不敢接,大多数私立医院都是这样吧?),可能一个月都碰不到几个,另外私立医院是典型的“拿来”主意,让年轻人“练手”?不可能的,万一出事得罪了金主爸爸,万一引起医疗纠纷,万一患者不满意怎么办?大家都是来私立医院工作的,年轻医生也没有“老师”愿意带,他们宁愿引进一个又一个“熟练工”,也不会给你太多机会,而且容错率极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上“黑名单”,基本上混不下去。当医生本来风险就挺大的了,在私立医院风险更大。医院为了服务评价高基本不会站医生这边的,只要投诉就扣钱,恨不得让医生“跪求”原谅扭转舆论。

其次是职业晋升,说实话,在医院2年了,我也没搞清楚晋升规则,升主治是比较容易的,只要考试过了就给升,但是干的仍然是住院医生的活。2年了没听到谁做科研发文章了,也没看到有人晋升副高,医院副高以上的医生基本是从其他三甲医院“引进”的。私立医院晋升的医生走出去也普遍不被其他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认可,很多医院招聘副高医生,都会特别注明要求在三级或者三甲公立医院工作经验。

第三是学术成长,没有专门的科教科,也没有实验室,只有一些专科医学院来见习和实习几天像走过场的学生,虽然听说医院在重视,准备大力发展,但是私立医院普遍没有好的医学院做依托,建院时间也比较短,没有科研和教学的底蕴和条件。各种学会也基本没有私立医院医生的份,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委员中,95%都来自公立医院,正规的学术会议也好,比赛也好,基本都不带私立医院玩(我去年参加了一个科普比赛,入围了决赛,现场只有我一个私立医院医生,全程感觉到别人异样的目光,感觉低人一等)。

第四就是个人品牌价值了。从公立医院走出去的主任都是香饽饽,走到哪里都是高薪,但是从私立医院走出来的医生,患者普遍缺乏信任感,如果年轻医生从毕业开始就在私立医院,等中年出来(为什么中年出来,因为你多年技术得不到有效提升,一大把年纪给你晋升觉得你不够格,给你加薪又不甘心,大把刚毕业又便宜的学生可以取代你)再求职还想继续做医生,基本上只有去另一家私立(私立都在引进公立主任,都不一定会要你),或者往一二级医院/诊所走(二甲都够呛)。

另外我要吐槽的是私立医院的管理,行政都是公司管理模式!几乎所有的行政人员都是非医学出身,院长不是“院长”,真正说话的是“经理”“老总”。我也是后面才知道的,我们这些医生,每一个人的数据都被分析在面板上,门诊量,回诊率,预约率,投诉率,网络舆论等等,公立医院也会有些数据,但更多以科室为单位,但是私立医院是为每个人评估性价比!如果觉得你“贵了”“不划算了”“性价比低”,就会想办法辞退你!你可能在入职的时候签的合同有一堆莫名其妙的不平等条款,虽然你拿到的工资是约定好的,但是合同上只写了2000块,这都是防止以后和你对簿公堂!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员工手册和专门的法务团队,给员工的规定在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会更严格,你签的时候根本不会仔细看,一旦后面出现纠纷,扯皮,基本上堵死了你去告的路。

所以,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踩一贬一,优缺点我都有讲到,单纯陈述一些我看到的客观事实,奉劝年轻医生,如果在医学这条路上想要走的更远一点,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谨慎在羽翼未丰之前选择私立医院,可能这是一条没办法回头的路。

最后编辑于 04-29 · 浏览 4.1 万

365 153 1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6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