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解析伤寒论》

发布于 03-21 · 浏览 346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208条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认识到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对内环境中的病原有杀灭作用,但这种作用对于管腔中的病原基本无效,实际上抗生素的作用也是如此,管腔不是适合抗生素、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空间。管腔系统功能状态是决定抗感染成败的关键,个体体质强弱则是根本因素。而现代医学对此没有足够认识,必然导致抗感染治疗过度依赖抗生素。现代医学应用高科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细微的内容,基本属于次要因素,主要因素却是被忽略了的。

  《伤寒论》中也有类似抗生素的应用,代表性的有黄芩、黄连、大黄等。中医对此类药物的作用应该是基于经验,而不是对微生物的认识。但只有《伤寒论》能准确的认识到这些药物的不良作用,通过组方达到既利用其有益作用,又规避其打击正气和加重血管挛缩的副作用。《伤寒论》抗感染理念是远超传统医学水平的,主要依靠针对性的治疗调整机体状态,构筑一道机体自身防线,坚强的战略纵深极大的保障抗感染的成功。而抗生素等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作用出现,并且要严密关注它的毒副作用。因为主要的措施是恢复人体自身的抗感染能力,所以《伤寒论》的抗感染理念不仅仅治疗,还能预防复发。而现代医学抗感染只知道抗生素这一道防线,所以发现耐药菌就人心惶惶,其实这是杞人忧天,因为抗感染的主力军永远是机体自身而不是抗生素!

  比如我们在临床上治疗肺炎,依靠抗生素很多情况是炎症治疗越多反复的几率越大。而用《伤寒论》的方法我们首先发现的是患病个体存在明显的抗感染能力缺陷,治疗当然是修复、弥补这些缺陷,如抗病原粘附、排泄能力等。修复这些功能的意义不仅在于治疗此次感染,还能阻挡下次感染,这是现代医学抗感染观念里根本没有的内容。无视抗感染主力、过度夸大抗生素的作用,舍本逐末的思维方式导致现代抗感染工作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难以解决。

进一步讲,我们对待以替代性治疗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医学也应该如此,可以用外源性激素、器官移植等方法,但一定要认识到必须以消除病机的治疗方法为根本,本末倒置是导致现代医学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

伤寒 (21)

最后编辑于 03-21 · 浏览 346

1 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