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乙状结肠造瘘肠管缺血?坏死?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老年女性,高龄,84岁
【主诉】:以持续下腹部疼痛2小时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及既往史】:2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无恶心,呕吐,发热,黄疸,急来我院,
【检查】:腹部压痛伴反跳痛,脐周及下腹部压痛为著,腹膜刺激征阳性,板状腹考虑消化道穿孔
【临床诊断】:急诊弥漫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
【治疗经过及结果】:进一步检查,消化道穿孔诊断明确,感染性休克表现。快速扩容,急诊腹腔镜探查。(这个手术是上周五做的)术中情况


术中情况,如上图所示,腹腔感染重,大量块状粪便及肠液溢出,穿孔破裂位置位于直肠上段,管径近1/2裂口,中转开腹。探查直肠,乙状结肠未及肿物,诸段结肠至回盲部肠管内蓄积大量质硬粪便,余肠管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计划直接行穿孔部位肠管拖出双腔造瘘,可穿孔位置较低,遂行穿孔部位肠管切除,近端乙状结肠造瘘,远端封闭,手术结束。近1天经造瘘排便通畅,排大量粪便,远端直肠肠管经扩肛,少量开塞露灌肠经肛门也顺利排便。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尚平稳。今晨查看造瘘,缺血?坏死?



造瘘内侧肠管管壁血运尚可,系膜侧肠管浆肌层部分缺血,发黑,管壁弹性基本消失,至平造口。目前仍能排气排粪便
总结与讨论
针对这个病例一下讨论
1.消化道穿孔患者,当前经腹腔镜探查,优势很大,至少能初步探查穿孔位置,甚至条件允许直接镜下修补,避免了盲目开腹探查延伸切口的弊端。之前经查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腹部体征,初步了解穿孔位置,而做腹部正中探查切口,导致更大的副损伤,不利于恢复。这例穿孔部位的手术,中转开腹,更能精准解决穿孔问题,也能充分冲洗腹腔,减少毒素吸收!
2.这个手术方式,术中第一,我考虑的是粪便干结,淤滞导致的穿孔破裂,全结肠蓄积很多粪便,即使直接行修补,选择横结肠造瘘,这个破口修补后也有再次破裂,漏的风险很大,第二,我认为直接做穿孔部位双腔造瘘是最优解,简单,快捷,不过穿孔位置较低,直肠固定,难以游离,不能将穿孔肠管顺利拖出体外,所以这个方案也排除了,第三,行穿孔远端封闭,近段乙状结肠造瘘,对于这个病人来说也是不错的术式选择。
3,对于这个术后1天,造瘘肠管出现的缺血,坏死?目前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游离肠管不足,导致造口肠段张力过高,影响血供。 (这个我可以排除),
2. 损伤边缘弓?(也不考虑,不过就致造瘘肠管坏死原因概率来看大多是这个因素)
3.肠内容物压力过大,影响回流?血运障碍?(不好说,可能性很小吧!毕竟经造口排很多粪便)
4. 肠系膜血管扭转了?
5.造口肠管固定太紧造成卡压?造口肿胀?(也不对,术后才过一天)
6.剩余的容量不足,低血压,感染性休克导致的循环障碍,这类因素微乎其微吧!
别的我都想不通了!
目前考虑造口肠管部分血运尚可,仍有肠内容物溢出,虽有部分坏死际像,但患者生命体征还算可以,无明显全身症状,局部体征也在改善,还想观望1到2天,用温水棉垫纱布热敷,挣扎一下,且看之后恢复情况!你们怎么看,要不要直接手术干预!
唉!糟心!
最后编辑于 03-17 · 浏览 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