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伤寒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典型阳明病是全身功能亢进、水液大量消耗,突出表现为管腔干燥、口渴欲饮水自救,所谓阳盛阴虚。此条病例体质偏弱,管腔粘膜有明显慢性病理改变,阳气不足的基础上出现防御反应,即使阴液不足,渴感也不突出,饮水要求不迫切。阴虚阳不盛的病例病变深重、代谢紊乱范围广而严重,容易出现组织损伤,表现各种出血病情,临床以鼻衄为多见。
白虎汤证正气盛,慢性病理改变不明显;白虎加人参汤证正气较强,慢性病理改变明显;此条病机正气略显不足,慢性病理改变严重,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是慢性病理改变持续进展并引起正气受损的动态过程,当然后者的病理损伤更广泛、更深重。
不仅如此,白虎汤、承气汤、核桃承气汤、黄连汤、黄连阿胶汤、乌梅丸构成阳盛阴亏逐渐转变为阴亏阳不盛直至阴阳两虚的病机转变过程。我们把视野再放大来看,《伤寒论》中所有的病机构成一个有机、动态的大网,代表了张仲景六病理论对病机转变最精微的认识,远非《内经》、《温病条辨》等理论所能企及。
最后编辑于 03-14 · 浏览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