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新手学习历程5:ESD用这个策略,新手都可以轻松拿下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老年男性患者
【主诉】:检查发现盲肠肿物1周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于1周前在外院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盲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颗粒均一型,直径约2cm,转诊至我院进一步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
【检查】:结肠镜:盲肠LST-G-M、结肠多发息肉。
【临床诊断】:盲肠肿物、结肠多发息肉
【治疗经过及结果】:患者盲肠肿物诊断明确,术前观察病变为侧向发育型肿瘤,颗粒均一型,NICE 2型,JNET 2A型,靛胭脂染色可见pit pattern为III-L及IV型,未见癌变表现,符合ESD适应症,拟行ESD术。
病变白光:


病变NBI:


靛胭脂染色:

手术开始前,依旧先判断病变的重力情况:

因此这个病变处于绝对的高位,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和之前分享过的一例病例很相似,不过这个病例的重力方向更好操作,完美适配隧道法。当然,使用传统方法先环周切开再剥离,难度也不会很大,只是隧道法更简单省事而已。
首先先对病变进行注射:

注射完成后进行口侧和肛侧的切开,两边都留一点点黏膜不要切断,然后逐渐从肛侧向口侧剥离


直到打通隧道

隧道打通以后,就可以把两边剩余的黏膜切开


处理完创面以后,就可以把创面封闭了,手术完成。

这是离体的标本与病理报告:



这是手术视频~

总结与讨论
这一个病例是我第二次使用隧道法,比第一次熟练不少,当然也有一些新的感悟。
在我们学习ESD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一些位置或者形态类似的病变,它们往往会有一些“套路”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操作的难度,而这次的病例中使用的方法,我认为无疑属于一种“套路”,非常适合这种位置的病变使用,即使是初学ESD的新手,也能比较轻松地完成。未来希望通过更多的病例,分享更多踩坑经验以及“套路”给大家!


最后编辑于 03-04 · 浏览 2.9 万 · 35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