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伤寒论》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此条阴亏更甚,已经出现循环血量不足的表现,用白虎汤补充阴液。此条表寒与外感麻黄汤证之表寒表现相似,但机理迥异,麻黄汤为外邪作用使体表血管挛缩,脉象为紧脉;此条为水液匮竭导致应激性外围循环收缩,正气较盛所以表现为浮滑脉。
脉滑而有力也是全身郁滞尤其胃肠道郁滞的常见脉象,都是反应正气不虚、血管壁压力很大的病机状态,要注意结合病史区别。
最后编辑于 02-16 · 浏览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