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学习)中医遇上AI:DeepSeek-R1 轻松实现智能辅助诊疗
中医遇上AI
DeepSeek-R1 轻松实现智能辅助诊疗
最近火出圈的 DeepSeek-R1,是一个具有671B参数的大型专家混合模型(Mixture-of-Experts,MoE),并采用了高效推理架构和经济的训练策略。我们结合 DeepSeek 的推理能力,轻松实现智能的中医辅助诊疗。让中医传承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新的火花。

图1:DeepSeek架构的示意图。
医生只需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主要症状、脉象、舌象等)四诊信息,系统便能自动分析症状并给出中医六经和脏腑的辩证结果,给出推荐个性化的辅助治疗方案。
Deepseek进行中医辅助治疗
DeepSeek-R1,通过引入 Mixture-of-Experts(MoE)架构以及多头潜在注意力(MLA)技术,能够在处理复杂推理任务时保证高效的推理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其强大的推理能力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中,帮助医生快速且精准地进行辅助诊断。
DeepSeek 系列模型的引入使得中医诊疗系统在推理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接下来,我们将展示 DeepSeek 如何支持中医六经辩证和脏腑辩证。
1 通过deepseek进行六经辨证
六经辩证是中医诊断中的核心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确定其病邪所在的经络,进而诊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阶段。系统通过 DeepSeek-R1 的推理模型,可以高效地分析输入的症状,如恶寒、发热、无汗等,并自动识别病邪所在的经络(如太阳、阳明等),从而给出相应的六经辩证结果。
示例案例:假设患者王某,30岁,男性,出现恶寒、发热、体痛、无汗等症状,脉象浮紧,舌象淡红薄白苔。系统通过 DeepSeek-R1 的推理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六经辩证:太阳病。根据《伤寒论》的描述,患者的恶寒、发热、体痛、无汗等症状符合太阳病的特点,脉浮紧也是太阳表实证的重要标志。
2 通过deepseek进行脏腑辨证
脏腑辩证则侧重于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来确定疾病的根源。通过 DeepSeek 模型,我们能够根据患者输入的症状,快速确定哪些脏腑可能受到影响,从而推测出疾病的深层次原因。
在王某的案例中,系统根据其症状(如恶寒、发热)识别出“肺卫受邪”,这意味着外邪侵袭到肺的功能(肺主皮毛),导致卫气不固,出现了患者的症状。
通过对患者的六经辩证和脏腑辩证的结果,DeepSeek进行智能方剂推荐。在王某的案例中,系统推荐了麻黄汤作为治疗方剂。
推荐方剂:麻黄汤
● 处方:麻黄9g、桂枝6g、杏仁9g、甘草3g
● 煎服法: 将上述药材加水浸泡约半小时后,先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煎20分钟,去渣取汁,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借助 DeepSeek 强大的推理能力,我们能够实现六经辩证与脏腑辩证的智能分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通过结合真实的中医数据,如经典医案、古籍文献等,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模型进行微调,从而不断优化和增强DeepSeek在中医药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与诊断能力。
最后编辑于 02-08 · 浏览 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