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压力的应用
目的:
1.能够了解静息和吞咽时食管各部分腔内压力的变化,从而判定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UES)、食管体部、食管-胃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EGJ)结构与功能的改变
正常大小:
正常人静止时LES压力约2~4kPa(15~30mmHg )
测压导管的发展:
1.传统测压
2.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EM)
3. 高分辨率阻抗测压(high resolution impedance manometry,HRIM)
4. 3D-HREM技术
测压方式:
1. 水灌注系统主要包括灌注水泵-微灌注压力传感器和具有出水孔(测压通道)的导管,压力传感器通过感知出水阻力的改变来进行食管压力测量
2. 固态测压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压力传感器位于测压导管内,无需水流灌注,直接在食管腔内进行测压
适应症:
1.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诊断
2.难治性GERD的原因探查。
3.GERD、贲门失弛缓症等疾病的手术前评估。
4.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评估。
5.其他任何需要了解和评价食管和贲门动力的情况。
6.pH值监测或pH-阻抗监测前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的定位。
操作前准备:
受检者准备:
1.消化道准备:检查前禁食至少6 h,禁水2 h
2. 检测前48 h停用影响食管动力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硝酸盐类、促动力药、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物、抗胆碱能药物等,除非因治疗需要无法停药
3.知情同意
物品准备
导管和HREM系统准备
测压操作
体位: 受检者取坐位,平静呼吸,保持上半身端直,头部前倾,使下颔靠往胸部
置管过程:
操作者站立在受检者前方或右前方,手持测压导管,选择受检者通气较好的鼻孔将导管轻柔地插入鼻腔,导管前端进入咽喉部后,嘱受检者做吞咽动作,可见咽肌收缩波,在吞咽力量的带领下,导管顺利通过UES,继续插入导管,可见食管体部推进性收缩波,确认导管通过EGJ后,对导管位置进行微调,应保证胃内有足够的压力通道,完成置管。当患者食管过长,无法同时显示咽部、UES、食管体部、EGJ和胃内压力时,优先保证胃内、EGJ和食管体部的压力显示。

导管固定和位置录入:拭去面部分泌物,保证鼻翼处干燥,使用胶布在鼻翼处固定导管。读取导管在鼻孔处的刻度,将此刻度数值录入采集软件。注意导管固定需牢固,以免后期测压时导管移位。
导管适应:导管置入后,让受检者适应3~5 min后再开始采集数据。
检测体位:采用水灌注系统导管检测时,被检查者应处于平卧位。采用固态导管检测时,体位不影响压力测量,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体位,如平卧、半卧
数据采集
1.静息压力:嘱受检者平静呼吸,停止吞咽30 s,记录静息压力。在采集静息压时,对于部分难以控制吞咽而无法做到30 s持续不吞咽的患者,不应过于苛求;若受检者可坚持十余秒不吞咽,可行后续吞咽检测。
2.10次5 mL水单口吞咽:检查者用注射器量取5 mL水后注入受检者口腔,确认受检者并未处于自主吞咽过程中后,检查者发出"吞咽"指令,受检者按指令将水团一次性吞入,并保证吞咽后约10 s内不再进行自主吞咽。
数据分析:

[1]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临床操作指南(成人)[J].中华消化杂志, 2020, 40(1):6.DOI:10.3760/cma.j.issn.0254-1432.2020.01.002.
最后编辑于 01-19 · 浏览 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