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视频大赛#矢状切口分段外剥内扎混合痔case27

普通外科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2024-12-14 · 来自 Android · IP 四川四川
3457 浏览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女性患者,35岁。

【主诉】:反复肛门肿物脱出伴出血5+年,加重半年。

【现病史及既往史】:5+年来,患者反复出现肛门肿物脱出伴出血症状,症状逐年加重,近伴来症状尤为明显,保守治疗后改善不佳,来院要求手术治疗。

【检查】:专科检查,截石位10-2点位可见痔体组织脱出明显,6-7点位可以皮赘,指检直肠下端未扪及包块。

【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肝肾功,心电图。

img


img


img


img


img


【临床诊断】:混合痔

【治疗经过及结果】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术前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术后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术后第六天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术后第十九天。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术后第二十六天。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手术视频


总结与讨论

矢状切口分段外剥内扎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一些心得体会:

1、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2、 做好肠道准备:清洁肠道,使肠道内无粪便残留,便于手术操作及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3、手术切口设计:合理规划矢状切口,根据女性患者混合痔的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矢状切口。矢状切口应尽量沿着肛管的自然纹理方向,这样可以减少对肛门周围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术后组织的修复和减少水肿的形成。同时,避免切口设计得过宽或过深,一般切口宽度以能充分暴露痔核为宜,深度以达到痔核根部即可。

4、分段处理原则:对于较大面积或多个痔核的情况,采用分段外剥内扎的方法。即将痔核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段,分别进行外剥内扎操作。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面积切除或结扎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过重,从而减少术后水肿的发生。

5、手术操作要点

1)精细操作:动作要轻柔,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微血管的破坏,因为皮肤和微血管损伤易导致水肿。

2)彻底止血:在外痔剥离过程中,遇到出血点要及时止血。可采用压迫、电凝或结扎等方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电凝损伤周围组织,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引发水肿。

3)内痔结扎:准确结扎位置,在完成外痔剥离后,准确找到内痔部分的基底部。一般来说,内痔基底部应在齿线上方一定距离处,要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判断。结扎力度要适中,既保证能阻断内痔的血液供应,使内痔组织逐渐缺血坏死并脱落,又不会因结扎过紧导致局部组织压力过高而引发水肿。

通过以上矢状切口分段外剥内扎手术操作的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女性患者混合痔术后的水肿,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该患者痔体组织主要集中在前侧,采用1点为和11点位外剥内扎容易导致术后前侧水肿,采用矢状位切口分别剥扎,可以减轻少患者术后水肿的几率发生。

内外混合痔 (277)
纠错
4 22 7
同行评议(1)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视频效果NaN
临床实用性NaN
操作规范流畅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