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中医张胜兵:肠癌晚期便血不止,中药仅用一剂止血止泻

中医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2024-11-26 · IP 湖北湖北
717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2 项荣誉
病例仅作经验分享交流,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或推荐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

个人信息:宁某,女,82岁

主诉:脓血便1周余,最近2天加重。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有一段时间便血,家人都认为是痔疮,但久治不愈,后一检查诊断为结肠癌晚期。本次因大便次数过多于1周前住院治疗。每日大便20-30次,排脓样稀血便,大小便需人扶持,在医院用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1周未见明显效果,近两日大便排出血块。经人介绍寻至我处问诊,因患者为高龄癌症晚期,本已推辞,但家属两三请求用中药治疗,并声明“治不好不怪医生,不用医生负责”,感其心诚遂应诊。

症见:腹疼拒按,伴气短、无力、怕冷,舌质偏淡,苔白腻而腐,中间黑色为服药后染苔。

分析处理

读完病案,诊断就很清楚了,西医诊断就是结肠癌,中医诊断为便血

气短、无力、怕冷明显就是气虚的表现。

舌质偏淡,苔白腻而腐,这是脾虚的表现。

那为何会发生便血呢?正是因为患者脾气亏虚,脾不统血,不能统摄血液因此出现便血

所以从这些症状就能够知道患者属于中医证型中的脾阳虚,脾不统血,气血不足

辨证之后,我决定以健脾温中,养血止血,涩肠止泻为治则为病人进行治疗。

初次拟方为黄土汤合桃花汤加减

西医诊断:结肠癌

中医诊断:便血

证型:脾阳虚,脾不统血,气血不足

治则:健脾温中,养血止血,涩肠止泻

拟方:黄土汤合桃花汤加减

处方:灶心土30克、仙鹤草30克、赤石脂30克、干姜10克、三七10克、茜草炭10克、地榆炭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10克、黑附片6克、炒黄芩6克、生地10克、阿胶10克(烊化)、粳米30克。一剂,水煎服。

患者在医院住院不敢让医生知道,只能偷服中药,一剂中药当晚仅服一次,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一夜仅便2~3次。

翌日晨便血即止,医院医师在查房时知道血便止后,惊叹“治疗这么多天,终于见效!”,家属心知是中药效果,又不能明说,只能诺诺。

后续:本案患者因年事已高,家属寻求治疗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在治疗方面,并未继续使用汤药强求攻伐,因此在解决完主诉问题后,征求家属意见,另配中药药丸一个疗程(3个月),以图缓治其本。后经中药丸药调治,患者未再有其它不适症状表现,生活如常。

总结与讨论

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夹杂而下,或下纯血,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

这例患者已是癌症晚期,便血不止,患者每日大便20~30次,排脓样稀血便,大小便需人扶持,如不及时止血,则正气虚衰,势必危矣。

急则治其标,当前应以止血为要,患者腹疼拒按,伴气短、无力、怕冷,舌质偏淡,苔白腻是脾阳虚衰之证,故以黄土汤与桃花汤加减。

黄土汤

灶心土温中收涩止血,灶心土煎汤代水煮药。阿胶烊化。附子、白术脾肾双补;阿胶、生地滋阴养血;黄芩可以止血,又可佐制温热以防动血;甘草调和诸药、益气调中。黄芩其性苦寒,但有附子等大量温热药于方中,则无碍方之大意,且其可以防止诸温热之品动血之嫌。

桃花汤

方中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虚;粳米甘温,佐赤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三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涩肠止痢之功。

更加仙鹤草补虚止血,三七活血止血、茜草炭和地榆炭凉血止血,诸药合用,温中止血,药专力宏,故一剂而血止。

最后结合这个病案的实际情况,给大家留个话题一起探讨一下吧:“带瘤生存”这种医学上的“妥协”是否可取?

结肠癌 (145)
纠错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