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肠道“坏邻居”:大肠杆菌如何助长肠癌?

发布于 2024-11-08 · 浏览 440 · IP 浙江浙江

在我们的肠道里,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它们大多数是和平共处的好邻居,但也有一些不怀好意的“坏家伙”。最近,《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揭示了一种特别的大肠杆菌如何通过“贴身攻击”来助长肠癌的秘密。

大肠杆菌:肠道中的“双面侠”

大肠杆菌(E. coli)是肠道中的常见居民,大多数是无害的,甚至有的还是益生菌。但是,有一种带有聚酮合酶(pks)基因岛的大肠杆菌(称为pks+ E. coli),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做colibactin的毒素,这种毒素能够诱导肠上皮细胞发生DNA损伤,从而促进肠癌的发生。

“粘人”的坏家伙

比利时的科学家们发现,这些pks+ E. coli之所以能够促癌,是因为它们特别“粘人”。它们表面的菌毛上有两种关键的黏附素:FimH和FmlH。这使得它们能够紧紧黏附在肠上皮细胞上,并近距离释放colibactin,使得这种毒素更有效地导致DNA损伤,进而促进肠癌的发展。

实验揭秘

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者们使用了一种特别的小鼠模型,这种模型的肠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Zeb2基因,使得肠上皮和黏膜屏障稳定性下降。他们给这些小鼠灌服了pks+ E. coli(11G5菌株)和另一种也能产生colibactin但被认为是益生菌的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结果发现,11G5菌株确实有促癌作用,而且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激活肠道炎症和免疫应答。

黏附素的作用

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如果敲除FimH或FmlH的表达,11G5菌株就失去了穿越肠道上皮和接触肠粘膜的能力,小鼠肠道内的肿瘤负荷也大幅下降。这说明,这两种黏附素对于11G5菌株通过colibactin促癌的效果至关重要。

治疗的新希望

这项研究还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研究者们发现,靶向FimH的小分子抑制剂sibofimloc可以缓解由colibactin导致的DNA损伤和肠癌的加速发展,而且不会影响其他肠道微生物。这可能成为一种比抗生素更精准的治疗方法。

结语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肠癌发生机制的新见解,并可能引导我们开发出新的治疗策略。对于医生和医学专业人士来说,这些发现无疑是宝贵的。我们建议感兴趣的医生阅读原文,以获得更多详细的资料。

参考文献:

Maude, Jans., Magdalena, Kolata., Gillian, Blancke., Aline, D'Hondt., Claudia, Gräf., Maarten, Ciers., Mozes, Sze., Alexandra, Thiran., Ioanna, Petta., Vanessa, Andries., Sara, Verbandt., Engy, Shokry., David, Sumpton., Johan, Vande Voorde., Geert, Berx., Sabine, Tejpar., Geert, van Loo., Iliyan D, Iliev., Han, Remaut., Lars, Vereecke.(2024). Colibactin-driven colon cancer requires adhesin-mediated epithelial binding. Nature, 0(0), 0. doi:10.1038/s41586-024-08135-z

结肠癌 (129)

最后编辑于 2024-11-08 · 浏览 440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