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即我的从医之路


我的从医之路
很早以前就有这个想法,就是想把我的从医之路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篇:逼上从医路
我出生在豫东南一个农村,从小身体就不太好,记得小时候经常生病吃药打针,学习成绩也一般,但是小时候我的动手能力还是可以的,经常领着我的同龄小伙伴疯玩,我可以用树叉做出很好的弹弓,可以打鸟🐦,还可以用废旧的自行车链条➕皮筋做出简易的手枪,装上捡来的鞭炮里的炸药,能打响,因为这很多小伙伴都很崇拜我,因为学习不好,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我就想去学修摩托车🏍️,我喜欢捣鼓这些零件,觉得很有意思,但是我爸爸妈妈都不同意,说就你这身板,经常生病,没个技术将来靠啥吃饭?非逼着我去读中专卫校,(我老爸是一名兽医,在我们当地也小有名气)说你学一门技术,将来饿不着,就这样在爸妈的逼迫下上了我们当地的卫校,开始了我的从医学习生涯。
我记得当时我们学校有两个石板乒乓球台,在学校我又喜欢上打乒乓球了,一下课拿着球拍就去打,这边打上课铃了我还不想进班学习,但是我的脑袋瓜还算好使,老师讲的课我一听就懂,期末考试我考了班里第一名,老师还问我是不是抄的别人的考试题,我同学都证明说我没抄。这老师才对我爱玩管的不太严格了,毕竟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我当时也应该算一个。
一转眼三年中专生活过去了,由于中专学的知识太少,我班主任推荐我去读大专,可以先去读,然后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有大专毕业证,我立马就同意去读大专了,当时也不知道是为了想多学点知识,还是为了还可以再玩几年。
我记得是1999年9月份去河南职工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读的书,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去省城郑州,从汽车站一下车就被眼前大都市的繁华震住了,大街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过个路口我都小心翼翼的,上学期间最令我佩服的是我的代课老师,他们那时候都是省级医院的知名教授,还要抽空给我们上医学课,记得一个病理生理老师,年纪轻轻也很帅气,上课从不带课本,就拿几支粉笔,就能把课讲的有声有色,还通俗易懂,当时我就想,我也想成为这样的医生。从那以后我开始发愤图强读书,每周只出去玩一次,剩余时间不是在教室读书就是在图书馆看其他方面的书,现在想想真的感谢那时候努力的自己。
三年大学时光也很快,毕业后我的很多同学都陆续参加工作了,我的成绩虽然很好,但是家里没有关系,也找不到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乡政府上班的哥哥下班回家给我说,周口有个医院招聘医生,需要先报名考试,你敢不敢去试试?我想都没想就说,我去参加,
那是周口军分区的一个医院,招聘医生,我记得当时好像有三十多个人参加考试,我考了第二名,与第一名差了一分,分数出来后他们医院的领导问我,小伙子,想不想学烧伤外科,我说可以,我愿意学,领导说那你回去等通知吧,就这样,2002年的10月8号,我开始成为一名医生,开启我的临床医生生涯,后来参加工作后我又考取成人本科,抽空去读,顺利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

第二篇:开始当医生
上班后一开始接触烧伤外科,科里都是一些烧伤烫伤的病人,确实有点吓人,有些创面还发臭,我听说之前招的医生大部分都是干几天就不干了,受不了,我心理想,反正我也没有工作,别人不干的工作我得干,我得把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干好,这样才厉害。
那时候我们这有鞭炮厂,再加上那时候管理不太规范,经常会有爆炸事故发生,很多烧伤病人,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上手的机会,别的医生不想管的病人我管,整天就是泡在科里,写病历、换药、上手术等等,有时候还得跟着120救护车去县里或者乡里接诊病人。
就这样上班上了一年多,医院领导看我这小伙子听话,爱干活,不怕脏不怕累,医学基础还不错,在2004年初,我们院长找到我,送要送我去进修学习烧伤整形技术,其实我正想呢,于是就派我去了当时的驻马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现在叫联勤保障部队990医院,他们医院烧伤科很厉害的,那时候就是全军烧伤治疗中心,有很多重病人,在那里学习的那段时间是我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

第三篇:开始当骨干医生
这也是我的第一次进修学习,通过进修我学会了大面积烧伤的整体治疗与管理,植皮技术,气管切开技术,深静脉置管技术,烧伤后期疤痕松解成形技术(Z成形术、五瓣成形术、连续Z成形术),回来后我开始把学到的东西用于临床,记得那时候管了一个四十岁的成年男性,百分之八十的粉尘爆炸烧伤,当时为了把他救活,天天都在科里守着他,抗休克、抗感染、手术植皮、每天换药,上翻身床,他的病情稳定我就开心,他的病情变化我就郁闷,过年放假我都没有休假回老家,我知道他病情不稳定我回老家也放心不下,与其回老家也不放心,还不如留下来陪他过年,这样心理反而更踏实一些。

认真手术

手术中
记得那时候为了练手感,我经常买土豆,用刀削土豆皮找手感,记得一开始取头皮得半小时左右,到后来取一个完整的头皮也就几分钟就搞定了。从菜市场买猪蹄和鸡脖子,回家练习切开缝合技术,就这样工作了十来年,2010年晋升主治医师,我在2013年底申请去武汉第三医院整形外科进修一年,系统学习了烧伤后疤痕整形(扩张器治疗烧伤后疤痕、微创腋臭手术、体表肿物美容修复和常见的整形美容技术)都是那时候跟着教授们学的,当时我的老师是欧阳三蓓、刘威和吴明瑞老师,他们那里病人很多,很多时候都是手把手教我,从设计到手术操作、再到并发症预防与管理。这一年我感觉我收获很大。

与救治的烧伤儿童合影

患者赠送锦旗
第四篇:开始当科室主任
进修回来后得心应手的工作了两年,2016年顺利通过烧伤外科高级职称评审,成为我们医院和我们地区最年轻的烧伤外科副高,好事成双,那一年我们科主任升迁到了副院长,我顺理成章当上了烧伤整形科主任,开始学着管理科室,其实科室主任属于医院中层领导,在医院里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如何承上?要和医院领导保持一致,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做到指到哪打到哪,毕竟生杀大权掌握在领导手中,在单位不服从领导是大忌;启下,就是有效传达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带领团队一起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做好团队建设管理与协调。还要参加很多行政性事务,确实忙了很多。但是也很历练人,拓展自己的交际范围,锻炼各方面的协调沟通能力,学着处理各种人情世故等等,
记得有一个小孩烧伤也不是很严重,但是家里很困难,没钱治病,我就通过我的朋友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他筹款治病,很多人看到这个孩子的困难情况,纷纷奉献爱心,捐款捐物,齐心协力给他治病。
我也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宣传烧伤烫伤预防常识,下学校、进社区、参加义诊,让更多的人了解烧伤、学会预防烧烫伤。
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又抽空去北京八大处整形外科瘢痕质量门诊部跟着王连召教授短期学习,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中心夏成德、娄季鹤教授观摩学习,郑大一附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崔正军教授、王常印教授进修学习,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活到老就要坚持学到老。。。。。。

成为河南省烧伤重症与创面修复联盟单位

中秋节给患者送上月饼庆祝

接受电视台采访讲烧伤烫伤预防知识

进学校给学生讲烧烫伤预防知识

获得最佳公益宣传奖
第五篇:未来继续努力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年了,2020年4月,通过我们当地政府招财引智计划我和我的骨干团队调到现在的单位周口市人民医院,组建烧伤整形科+创面修复科,继续我的从医之路,上班二十多年,不算时间太长,但也算个老大夫了,这么多年没少付出,也没少收获,取得了很多荣誉和鼓励。

我的科室

学术交流讲课

多次参加学术交流

荣誉证书

获奖现场

获得最美医生称号

祝大家心想事成
目前学术任职为: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 青年委员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 常委
3、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色素性疾病专业委员会 常委
4、河南省烧伤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常委
5、河南省医师协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常委 河南省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6、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慢创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委
7、周口市烧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8、上海爱与承慈善基金会 爱心医疗专家
我带领的烧伤整形创面修复科也连续几年获得我们医院先进科室称号,成绩已经属于过去,未来仍需要继续努力,就像一位名人说的那样,如果脱离不了医疗这个苦海,那我们就在苦海里快乐的挣扎吧。
谨以感谢医路走来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和同时们,感谢原驻马店159医院现在的联勤保障部队990医院杨建申主任、林国安主任、柳建中主任、刘博博士;感谢武汉三医院烧伤整形中心的杨艳清主任、欧阳山蓓主任、徐威老师、吴明瑞老师;感谢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陈欣主任、沈余明主任;感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治疗中心王连召教授,感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中心夏成德教授、娄季鹤主任、狄海萍主任;感谢郑大一附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崔正军教授、王常印教授;还有一直以来和我并肩奋斗向病魔斗争的我的团队的小伙伴们,未来一起向前进..........
医路不易,且行且珍惜,祝每一个医疗同行都平安健康快乐幸福。
最后编辑于 03-13 · 浏览 8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