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LMCHK 备考重点

发布于 2024-07-21 · 浏览 2043 · IP 北京北京
iconWOrange +2丁当

(一)Part 1 和 2


  1. 复习方法
  • 单纯看书效率较低,应将刷题与看书相结合。学习过程为“看懂了→记住了→会运用”,刷题能够模拟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找到知识重点,提高记忆效果。
  • 从复习一开始就用刷题带动看书,带着题目中的问题去看书,力求透彻理解知识点,逐步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 对于基础一般且时间充裕的考生,可先用Plabable或medical finals题库热身,积累一定知识后再过渡到Uworld和MRCS;基础一般且时间不多的考生,可先用Uworld Step2 CK积累知识,再用Pastest MRCS;基础较好或考过USMLE的考生,可直接用Pastest MRCS和MRCP。
  • 不建议使用LMCHK Pastpaper或HKU/CUHK的finals。
  1. 参考书
  • 医学参考资料分为知识与研究型、临床应用型和备考型,备考型资料如USMLE First Aid Step 1等最为推荐,但基础较差的考生不建议使用。
  • 高效看书要带着问题看,可使用电子书,善用检索功能,将资料合并成一个大PDF,不建议做笔记(除非用思维导图或Anki),并使用相关软件辅助学习。
  1. 其他事项
  • Part 1是通过性考试,难以通过模拟题判断是否能去考,应自我感觉有把握通过就大胆去考,分数对后期选岗作用不大,备考应追求能有把握PASS。
  • Part 2不需要专门复习,重点关注英语的使用。
  • 准备考试时,应背常见的英式临床化验参考值,可贴在桌面随时查看。不建议专门复习基础题目,应在复习临床时带着看,Pathoma课程有助于理解基础题目。
  • 建议提前与Part 1一起复习Part 3,否则仅用2个月复习很难通过。
  • 若使用Anki,时间不多建议不用,要用的话应精简,放入高价值、逻辑性不强、难记、重点或反复做错的题。
  • 复习资料只看英文,善用Google image、Youtube、Uptodate、Wikiwand等资源。以前选错扣分现在不扣,但本质上难度未变。


(二)Part 3


  1. 内科 long case
  • 多看书夯实基础,明确打分方式和Problem list的概念。
  • 问诊:时间分配为问病史20 - 25min,查体5 - 10min,整理5 - 10min。可直接问关键问题,根据病人情况判断问诊详略,围绕主诉问病因和并发症相关问题,完整问到所有病史部分,事先了解问诊重点和量表,关注个人社会情况和药物副反应,多问“为什么”,记录好笔记并规划好记录模板,问题列表以主诉为主,包括控制中的疾病和社会生活史等,建议问病史时间低于25分钟。
  • 查体:一般查体时间为5 - 10分钟,最开始要查生命体征和General exam,根据病史选择性查体,对着problem list查一遍,注意必须查的部分,了解药物副作用及相关体征,留意床旁物品,神经系统检查叫病人走路看步态,不同性别病人找chaperone,带听诊器。
  • 做笔记:事先拟定模板和缩写,在等待时间整理记录模板,想好各部分汇报内容并背下来。
  • 汇报:注意形象、谈吐和礼貌,用英文汇报,按照一定顺序和逻辑汇报,考官没打断说明汇报较好,被打断可能会被追问刁钻问题,汇报时要有临床思维,提前想好下一步检查和治疗方案,回答不好时考官会引导但可能会更糟糕,说错单词语法非关键信息不要纠正。

在备考 LMCHK 时,关于临床体征有如下要点:

- 必须强迫自己围绕体征弄明白:

  - 该体征的原理以及阳性表现的原因,例如不知道 cogwheel rigidity 是因 tremor 才产生的,会被视为 made up signs。

  - 体征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解剖标志、关键步骤以及 Hong Kong style 方面,像 apparent leg Length 的测量并非从 umbilicus 而是 xiphoid process。

  - 体征的分级、分类,比如 cardiac murmur grading、肌力 MRC 分级等。

  - 何为“阳性表现”,例如 Romberg test 的阳性标准。

  - 阳性和阴性的鉴别诊断。


同时:

- 至少要学好所有专业英语,涵盖药名、疾病名、体征、手术名等等。

- 把所有用药副反应背下来,推荐参考 First Aid Step 1 一书。


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

- Practicing testing(实践型测试,也就是刷题),这模拟了最真实的“解决问题”过程,但合适的题库并非随时都有。

- 科学地做笔记:读完(某段)书后,合上书,闭眼回忆所有内容,并画思维导图。不过这个过程很耗费时间,不一定适用于时间紧张的情况。

- Cornell note:用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列出来,然后在旁边给出答案,复习时先看问题,然后主动思考答案之后再对照答案。这能解决每次从头回忆的问题,但还存在多久该复习一次的疑问。

- Space repetition: 依据记忆曲线制作的“空间重复“,让问题每隔一个科学的时间重新出现一次。


在刷题的过程中,要带着题目中的问题(同时多问自己一些问题)去看书,比如“这个症状有啥鉴别诊断?/ 这个病诊断标准是啥,治疗原则是啥?/ 做这个检查的依据是什么?/我下一步要干嘛”,这模拟的是一个直接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了“看懂-记住-运用”三部分,其记忆效果有大量研究证据证实。

每看一道题,要力求把该题涉及的知识点看透,以考核的核心知识点为中心去看书。

如果实在不能接受完全不懂就刷题,想要先有个框架性的学习,个人强烈推荐 Pathoma 课程。这个课程能够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的角度把临床过程解释一遍,提纲挈领地帮你把所有重要疾病过一遍(本人几年前看过一次,备考 LMCHK 时又看了一次)。顺便还可以熟悉专业英语单词发音。具体视频课程可以去官网购买,还有一本 lecture note,叫 Fundamentals of Pathology 。Pathoma 官网:https://www.pathoma.com/features-and-pricing


源于网络整理~~

最后编辑于 2024-07-21 · 浏览 2043

8 35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