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扑朔迷离,风团、水肿就是荨麻疹?这10种疾病统统“拿下”!
chshn_420 推荐皮疹+水肿,是荨麻疹吗?
一名3岁女孩因全身多发环形皮疹伴发热3天就诊,家属诉其一周前上呼吸道感染。3天前全身开始起环形、轮状皮疹(图1A),并出现发热,最高38.8°C,同时伴有手、脚和面部肿胀。
体格检查可见肢端、面部水肿和环形、弓形荨麻疹样斑疹(图1BC)。划痕实验阳性(图1D),无黏膜受累。否认药物或过敏原暴露史,既往史及家族无特殊,血常规、肝肾功能、尿液检查无异常。

图1躯干四肢环形、弓形的红色风团,伴有肢端、面部
图1躯干四肢环形、弓形的红色风团,伴有肢端、面部水肿
结合以上信息,你能诊断出来是什么疾病吗?
雾里看花,10种疾病需做区分
同时,临床医生需要掌握其鉴别诊断,以指导管理和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可表现为风团样皮损的皮肤病总结如下。
1.荨麻疹 荨麻疹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食物摄入或昆虫螫伤,其皮损呈瘙痒性、隆起性红色斑块,常伴中央区苍白。单个皮损基本在24小时内消退。荨麻疹若伴发血管性水肿可累及面部、唇部、四肢和/或生殖器。

2.荨麻疹性血管炎
最常见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包括荨麻疹样皮损,部分自觉疼痛或烧灼感,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可伴有紫癜样斑疹或色素沉着。皮肤活检显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此外,存在低补体血症的患者可能存在广泛性血管炎和系统表现。
3.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最常见的诱因是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最常见于年轻成人,临床特征为靶形皮损(图3),皮损可自觉疼痛或瘙痒,对称分布于四肢伸面(尤其是掌跖部)。多形红斑常可伴有累及口腔、生殖器和/或眼部黏膜的糜烂或大疱。
4.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属于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疾病,患者多为老人。疾病特点是表皮下水疱、基底膜带荧光呈线状沉积。大疱性类天疱疮起病时可能表现为瘙痒性荨麻疹样或湿疹样皮损,随后在红斑上出现紧张性水疱,尼式征阴性。部分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不出现水疱。
5.Sweet综合征
即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可分为经典型、恶性肿瘤相关型和药物性Sweet综合征,其特征为疼痛性、水肿性红色疹或斑块,常伴有发热、关节痛和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6.病毒疹
病毒疹常见于儿童,包括麻疹、幼儿急疹、传染性红斑等,初期症状可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表现为持续数日的水肿性红色斑丘疹。治疗原则主要为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7.血清病样反应
血清病样反应更常见于儿童,最常由疫苗和抗生素引起,如青霉素、头孢克洛和阿莫西林,通常在口服致病药物后5-10日开始出现。临床表现为荨麻疹性皮疹,可伴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手足水肿,其荨麻疹性病变常始于间擦部位,然后发展为全身性。
8.斑丘疹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即色素性荨麻疹,通常在婴儿期开始出现,并在青春期自行消退。成人也可发生,但成年患者更容易出现系统性症状。临床常表现为棕色或褐色的斑疹或丘疹,留有色素沉着。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大量肥大细胞浸润。患者可伴有Darier征,即摩擦后出现潮红和风团,甚至会出现水疱。
9.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种急性、自限性、发疹性皮肤病,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年轻成人。最初出现“前驱斑”或称“母斑”,随后躯干和四肢近端出现长轴沿皮纹排列的椭圆形红斑,伴有领圈样脱屑。
10.浅表型离心性环状红斑
浅表型离心性环状病因不清,可能与感染、药物、蚊虫叮咬、系统疾病有关;通常最初表现为荨麻疹或红斑丘疹,逐渐离心性扩大伴中央消退,呈环形或弓形斑片或薄斑块。其鳞屑特点为为“拖尾状”。组织病理可见浅表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呈“袖套状”浸润。
答案揭晓,多形性荨麻疹
基于患儿前驱感染史、皮疹特征及伴颜面四肢水肿,诊断为多形性荨麻疹,予以苯海拉明治疗,皮疹于第6天消退。
多形性荨麻疹是急性荨麻疹的一种较为罕见的表现形式,属于IV型超敏反应,多形性荨麻疹常见于4个月至4岁儿童。发病前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抗生素用药史(阿莫西林、头孢菌素或大环内酯类)、阿司匹林用药史或免疫接种等。
其特点为急性发作的、可消退的环状、弓状或多环状红色风团,中央呈灰蓝色,无坏死及水疱,同时可伴有低热、颜面肢端血管性水肿及皮肤划痕症。皮疹持续时间不到24小时,但病情可能反复数天至数周,留下炎症后色素沉着。
由于多形性荨麻疹的特殊临床表现,常易误诊为多形红斑、血清病样反应及荨麻疹样血管炎等。多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有自限性病程,治疗主要为抗组胺药物,防止擦伤和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症状严重的儿童可能需要皮质类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