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可能会用到的风湿科常用生物制剂

按照生物制剂作用的靶细胞或分子,生物制剂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胞因子拮抗剂代表药物:①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赛妥珠单抗;②白介素:IL-1阿那白滞素、列那西普,IL-6妥珠单抗,IL-17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柏达鲁单抗;③干扰素α拮抗剂:西伐单抗和隆利组单抗。2、T细胞调节剂:阿巴西普、阿法西普,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剂如曲利单抗。3、B细胞调节剂:如利妥昔单抗、贝利优单抗、泰他西普。4、T、B细胞调节剂:如阿伦单抗。5、非中和性抗体,如那他珠单抗。小分子药物中,最成功的是Janus激酶(JAK)抑制剂。
一、临床上五种常用的TNFα拮抗剂:
①英夫利昔单抗: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该结构组成70%来源于人,适用于RA、成人及6岁以上的克罗恩病、银屑病等,对于中重度活动性RA,首次静脉注射推荐剂量3mg/kg,其后于第2、6周再次给药,以后每隔8周给药1次,疗效不佳的患者剂量可增至10mg/kg,给药间隔调整为每4周1次。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首次推荐剂量5mg/kg,其后于第2、6周再次给药,以后每隔6周给予1次相同剂量。注意:应用前根据医生判断给与抗组胺药物、氢化可的松和或对酰氨基酚预处理。
②依那西普:注射用重组人II型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该药适用于RA和AS,中至重度活动性RA成年患者对包括甲氨蝶呤在内的DMARDs无效时,可使用依那西普与甲氨蝶呤联用控制病情。皮下注射给药,在RA、AS中推荐剂量25mg biw(间隔72-96h),或50mg qw,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皮下注射可选择大腿、腹部和上臂,每次与前次注射部位不同,至少相距3cm,禁止注射于皮肤柔软、淤伤、发红或发硬部位。
③阿达木单抗: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在RA中,阿达木单抗适用于对DMARDs包括甲氨蝶呤疗效不佳的成年中重度活动性RA,与甲氨蝶呤联用可缓解关节损伤,改善身体机能。对RA、AS推荐剂量为40mg ih,每2周1次,RA单一药物治疗时,如疗效下降,给药频率可改为每周1次。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④戈利木单抗: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适用于RA和AS,皮下注射给药,每次50mg 每月1次,RA的治疗戈利木单抗应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
⑤赛妥珠单抗:人源化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与甲氨蝶呤联用,可治疗对DMARDs(包括甲氨蝶呤)疗效不佳的中重度RA成年患者,推荐剂量在首次、第2周、第4周为400mg,以后每2周1次200mg 皮下注射。
二、白介素拮抗剂
1、IL-6拮抗剂:托珠单抗,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治疗RA起始剂量为8mg/kg,每4周静滴1次,可与甲氨蝶呤或其他DMARDs联用,若出现肝酶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时,可将托珠单抗剂量减至4mg/kg。
2、IL-17拮抗剂:①司库奇尤单抗,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治疗AS推荐剂量每次150mg,于第0、1、2、3、4周皮下注射给药,随后维持该剂量每4周给药1次。②依奇珠单抗,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适用于治疗中重度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推荐剂量为第0周皮下注射160mg,其后分别于第2、4、6、8、10、12周皮下注射80mg,然后每4周1次80mg皮下注射,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三、抑制B细胞途径的单克隆抗体
1、贝利优单抗:重组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静脉输液给药,推荐给药方案10mg/kg,前3次为每2周1次,随后每4周1次,持续评估患者病情,如治疗6月后病情无改善,需考虑终止该药物治疗。不推荐重度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狼疮、重度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乙肝、丙肝、器官移植等患者使用。
2、泰他西普:融合蛋白类药物,推荐与常规治疗联合,适用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动性(如抗ds-DNA阳性、低补体、SLE疾病活动指数≥8)、自身抗体阳性的SLE成年患者。皮下给药,注射部位为腹部,推荐剂量为160mg/次,每周1次,若需减量,可下调为80mg/次,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无需减量。建议停药的情况:ALT≥3倍且胆红素≥2倍上限,ALT≥8倍正常值上限,ALT≥5-8倍参考值上限,连续中性粒细胞计数<50000/立方毫米,连续2次血红蛋白≤80g/L。
3、利妥昔单抗: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特异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结合,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对B淋巴细胞活化类疾病如SLE的治疗。推荐剂量为375mg/㎡,每周1次,共4周,或1000mg,2周后重复1次。每次滴注前应预先使用抗组胺药物,亦应预先使用激素,尤其是治疗方案不包括激素时,以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
四、抑制T细胞途径的单克隆抗体:阿巴西普,全人源化的融合蛋白,该药与甲氨蝶呤联用,适用于对DMARDs包括甲氨蝶呤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对患有RA的成人患者,建议皮下注射阿巴西普125mg,每周1次。
五、JAK抑制剂:
①托法替布,第一代JAK抑制剂,直接或间接抑制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目前用于甲氨蝶呤疗效不佳或对其无法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RA成年患者,可与甲氨蝶呤或其他DMARDs联合使用,但不建议与生物DMARDs类药物或强效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环孢素A)联用。推荐用量:5mg bid口服,如存在中重度肾损伤或重度肝损伤,建议5mg qd。当血红蛋白低于80g/L,建议中断给药。
②巴瑞替尼,选择性JAK1和JAK2抑制剂,目前适用于对一种或多种DMARDs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RA成人患者,可与甲氨蝶呤或其他非生物DMARDs联用。推荐剂量为2mg,每日口服1次,经3月治疗效果仍不佳者或TNFα拮抗剂疗效不佳者,可考虑4mg 每日1次,餐时或空腹均可,可在1天中任何时候服药。不推荐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于0.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1*10^9/L或血红蛋白低于80g/L的患者中起始治疗。
⚠️⚠️⚠️在开始生物制剂治疗之前,需筛查肺结核、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治疗潜伏性结合及预防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最后编辑于 2024-08-07 · 浏览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