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成瘾知多少
按:
先看标题,就想到一个实例:某肿瘤患者,羟考酮2 次漏服(超过规定服用时间约1 个半小时左右),出现无法语言描述的全身不适,下半夜送急诊,本人就怀疑是“毒瘾”(戒断症状)。【1】
当第二次漏服后,出现不适症状,一经发现,马上补服,过一会儿,就啥事也没有,人全身舒服。汇报主管医生,只说它的作用时间,只有12小时,没有联系上“戒断反应”,但作为临床药学人员,还是有点认为“毒瘾”反应,尽管少见过毒瘾发作表现,
2024-07-02,17:30 收录,辛老师
文献
【1】病例从临床药学理念,分析2次漏服羟考酮出现状症。算不算戒断症状?
从临床药学理念,分析2次漏服羟考酮出现状症。算不算戒断症状?
目录-提要
标题-1:为何会出现药物成瘾
标题-2:成瘾性药物有哪些
●镇静药、催眠药
●镇痛药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
●中枢性镇咳药
--
禁毒科普课堂②
药物成瘾知多少
健康报,2024年6月25日,(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任药师 马满玲

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药物的行为。这种用药方式与医疗和疾病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药物滥用不仅是个体健康问题,而且涉及社会层面。药物滥用导致的药物成瘾是需要全球关注的问题。
注意,药物依赖分为身体的依赖和精神的依赖。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治疗机体疾病,即身体的依赖表现,生理依赖性不等于成瘾。对药物的精神依赖才是药物的成瘾表现,精神依赖性等于成瘾。
标题-1:为何会出现药物成瘾
药物成瘾是因长期或反复应用某种药物(物质)而产生精神或躯体上的依赖性,持续地或周期性地渴望重复应用该种药物的现象。
药物成瘾具有以下特征。
人体依赖性和成瘾性:大脑中的多巴胺是药物成瘾的一个关键神经递质,长期不规范使用药物,如镇静催眠药佐匹克隆片,可能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损害,让人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
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挥发性药物易被人体吸收,为多次使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地西泮为脂溶性、起效快、作用强的药物,更容易导致成瘾。
用药者个人因素:个人素质和精神状态失调是药物成瘾的主观条件因素。喜欢冒险、好奇心强的人更容易尝试成瘾性药物。药物成瘾者往往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标题-2:成瘾性药物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抗焦虑药、镇静药、镇痛药等处方药,多数属于成瘾性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合理使用可以治疗疾病,但若过量或连续使用,则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性。常见的成瘾药物有以下几种。
●镇静药、催眠药
1.苯二氯䓬类药物。苯二氯䓬类药物是抗焦虑药,同时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震颤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代表药物有三唑仑、氟西泮、劳拉西泮等。
苯二氮䓬类药物成瘾者可出现精神损害,包括出现攻击行为、犯罪行为、欣快和言语增多、焦虑、抑郁、不能自制的哭笑,甚至自杀等。这类药物还可引起记忆障碍,包括长期记忆力障碍和顺行性遗忘。长期用药且突然停药者可出现戒断症状,甚至戒断相关精神疾病。
2.巴比妥类药物。此类药物是巴比妥酸(丙二酰脲)的衍生物,具有非特异性作用。小剂量用药可起到镇静作用,缓解焦虑、烦躁状态;中等剂量用药可起到催眠作用,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和延长睡眠时间。由于该类药物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不良反应较多,所以目前已很少用于镇静、催眠。
●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作用并改善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但同时也具有成瘾性,会导致药物滥用及停药戒断综合征。常见的阿片类镇痛药有吗啡、哌替啶、羟考酮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是指能选择性地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提高其功能的一类药物。当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或功能低下、紊乱时,患者可使用此类药物。
长期使用此类药物者可产生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会引起或加重一些精神症状,如抑郁、自杀念头、敌对行为、精神异常和狂躁。这类药物主要包括苏醒药、精神兴奋剂、大脑复健药等。代表药物有苯丙胺、哌甲酯等。
●中枢性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通过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其中,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如可待因、福尔可定、羟蒂巴酚等,因具有成瘾性,又被称为依赖性或成瘾性止咳药,长期应用,也会产生耐受性、成瘾性。
最后编辑于 2024-07-02 · 浏览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