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5-HT综合征(SS)与恶性综合征(NMS)的鉴别

发布于 2024-06-30 · 浏览 1825 · 来自 Android · IP 江西江西

5-HT综合征(SS)与恶性综合征(NMS)均为精神科急症,严重时可致命。两者的临床表现存在重叠,而治疗手段显著不同,故有效鉴别是合理干预的第一步。

5-HT综合征


临床表现单药使用或联用5-HT能药物,包括存在显著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过量时,5-HT综合征即可能发生。临床难点在于,直接或间接影响5-HT能的药物范围甚广,从5-HT能抗抑郁药(如SSRI),到心境稳定剂(如锂盐),再到非精神科药物(如环丙沙星及氟康唑),且经常由不同的医生处方,临床中常常防不胜防。 必须认识到,很多5-HT能药物的代谢与CYP450同工酶关系密切。一些常用抗生素(如环丙沙星)或抗真菌药(如氟康唑)可显著抑制特定CYP同工酶,影响5-HT能药物代谢并造成蓄积,升高患者罹患5-HT综合征的风险。 


5-HT综合征的表现因人而异,从轻度到致命均有可能。目前尚无针对5-HT综合征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基于文献报告,血清总肌酸激酶(CK)、白细胞计数、转氨酶升高及碳酸氢盐水平下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HT综合征的症状通常出现于起始/调整5-HT能药物治疗的24小时内,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AMS)、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及神经肌肉张力异常三联征。其中:

▲ AMS多表现为激越、焦虑、定向力受损及不安;

▲ 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多表现为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加快、高热、大汗、皮肤潮红、呕吐、腹泻及心律不齐;

▲ 神经肌肉张力异常多表现为震颤、阵挛、反射亢进及肌强直。

由于不同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组合,加之症状可能与其他综合征存在重叠,5-HT综合征在临床实战环境下常常难以快速被识别。

诊断标准

基于Sternbach标准,诊断5-HT综合征时,患者需要同时存在5-HT综合征最常见的10个症状中的至少3个,包括: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轻躁狂);激越;肌阵挛;反射亢进;大汗;颤抖(幅度较大);震颤(幅度较小);腹泻;协调能力受损;发热。

由于Sternbach标准过度强调精神状态异常,易导致5-HT综合征与其他可影响精神状态的综合征相混淆,研究者提出了Hunter标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Sternbach标准。两者在临床中均应用广泛。 治疗

立即停用所有5-HT能药物是治疗5-HT综合征的第一步。此后的治疗强度取决于症状严重度:

▲ 轻度:给予支持治疗,包括保证血氧饱和度>94%、静脉补液、降温、降压、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镇静或改善激越等,症状通常可在24小时内缓解。

▲ 中重度: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包括使用5-HT能拮抗剂(如赛庚啶);严重高热(>41.1ºC)可能需要深度镇静及气管内插管等。

恶性综合征

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以下四大症状,即肌强直、体温升高、意识水平改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后,即可诊断为NMS。

诊断标准    

通过使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国际多学科专家小组针对NMS诊断标准的提议如下:

症状出现前72小时内,曾暴露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或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至少在两个不同的场景下出现体温升高(口腔温度≥100.4°F或38℃)。

肌强直。

精神状态改变,包括意识水平的下降或波动。

肌酸激酶升高(≥正常范围上限的4倍)。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存在以下至少两项:

a. 血压升高,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较基线升高≥25%。

b. 24小时内血压波动显著,收缩压波动≥25mmHg,和/或舒张压波动≥20mmHg。

c. 大量出汗。

d. 尿失禁。

代谢水平亢进,定义为心率较基线升高≥25%,呼吸频率较基线升高≥50%。

无其他潜在病因,包括感染、毒素暴露及代谢/神经系统病因。

与恶性综合征的鉴别

img

最后编辑于 2024-06-30 · 浏览 1825

1 28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