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胫腓骨骨折伴重度骨质疏松,您如何治疗:保守or手术?

骨科版达人 · 发布于 2024-06-19 · 来自 Android · IP 山东山东
3038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2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4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患者信息

患者韩,女,73岁,右小腿外伤肿痛畸形活动受限2天于2024-4-16来诊。

初步诊断:胫腓骨骨折;重度骨质疏松症。

就诊经过:患者首次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因重度骨质疏松,建议保守治疗,遂转来诊。

治疗经过

治疗方案:跟骨骨牵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img

骨密度示 重度骨质疏松

img

CT显示后踝无骨折,排除“张-侯氏骨折”。

img


img


img


img


img

踝套牵引3天,拍片复查(改为跟骨牵引)

img

3周复查

img

7周复查,拄双拐轻负重行走

img

2个月复查

img

搀扶行走助力器行走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2.5个月

img

不拄拐行走情况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随访中。。。

小结:

胫腓骨骨折在长骨骨折中最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2%。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胫骨骨折次之,腓骨骨最少。胫腓骨由于部位的关系遭受直接暴力的机会多,又因胫骨前内侧紧贴皮肤,所以开放性骨折较多见。骨折粉碎、污染严重软组织损伤严重是本症的特点。此外,胫骨的血供较其他有肌肉包绕的骨骼差很多,发生在胫骨下1/3的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概率较高。

认识“膝——踝关节轴”的意义

img

正常人踝、膝关节是在两个平行的轴线上运动。若骨折后在有成角或旋转畸形的情况下愈合,两轴关系不平行,必然导致步行和负重障碍,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img

AO 分型

img

并发症

img

治疗原则: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重点处理胫骨骨折的对位对线。(恢复胫骨的力线尤其重要)。

胫腓骨骨折非手术治疗

①手法整复:骨折后治疗越早,越易复位,效果也越好,应尽可能在伤后2~3h内肿胀尚未明显时进行复位且容易成功。

当骨折后肢体明显肿胀时,不宜强行复位。可给予暂时制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组织渗出,加快水肿吸收,待肿胀消退后再行整复固定。

②小夹板外固定:适用于胫腓骨中下段的稳定性骨折或易复性骨折,如横断、短斜形和长斜形骨折。尤其以胫骨中段的横断或短斜形骨折更为适宜。中1/3段骨折,夹板上方应达腘窝下2cm,下达内外踝上缘,以不影响膝关节屈曲活动为宜。下1/3段骨折,夹板上达腘窝下2cm,下抵跟骨结节上缘,两侧做超踝夹板固定。使用夹板时必须要注意加垫位置、方向,必须注意夹板松紧度,密切注意观察肢体血运,疼痛与肿胀情况,必要时松解夹板,避免发生局部褥疮及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③牵引持续性牵引是骨折整复及固定的重要手段,有些不稳定的闭合性骨折,如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不能达到要求时,或肢体肿胀严重,不利于整复时,可行一段时间牵引治疗,以达到骨折对位、对线的目的。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牵引通常是骨牵引。牵引针可打于胫骨下端或跟骨之上,以跟骨牵引更为常用。跟骨牵引进针点是在内踝尖部与足跟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内侧针孔应比外侧针孔略低0.5~1.0cm(相当于15°斜角),使牵引的小腿远端轻度内翻,以恢复其生理弧度,使骨折更接近解剖复位。牵引初时的牵引重量为4~6kg,待肢体肿胀消退,肌肉张力减弱后,减至维持重量2~3kg,在牵引下早期锻炼股四头肌,主动活动足趾。4~5周后解除牵引,保留牵引针行外固定,直至骨痂形成。

胫腓骨骨折 (347)
骨质疏松症 (120)
纠错
17 4 26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