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的生信自学轨迹,绝对是小白的路线
推荐一下生信下游分析数据库,好多数据库对于医学生来说更实用。其实现在学生信痛苦的不在于代码,而是信息的冗余。我们需要花费时间去过滤一些不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归纳一下偶尔用到的东西。
我也是生信自学过来的,自学的过程很迷茫,debug耽误时间也就罢了,很多东西没有宏观的视角,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结果发现用不到。

分享一下我的医学生自学生信的成长路线。
step1.GEO非肿瘤(反复练习R语言常规分析:差异分析、功能富集分析、互作网络分析cytoscape等等)
step2.TCGA肿瘤(复现预后模型掌握文章思路:寻找基因、构建模型、验证模型准确性、利用模型探索机制、应用模型做一些决策)
step3.单细胞测序(熟练掌握10x读取、质控、高变基因、降维、样本整合、聚类、手动注释、拟时序与细胞通讯)
step4.泛癌分析(学习大型数据如何循环读取与处理)
step5.尝试写R包(多看看别人的R包里的代码,学习如何写function,调用function,并封装成自己的R包)
step6.python与linux(构建生信数据库)
这就是我的生信自学轨迹,绝对是小白的正确路线,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四年来顺其自然、顺水推舟,重在坚持,重在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许多人劝退你,疲惫感、无力感会让你断断续续、患得患失,坚持下去!
在四年里,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你热爱生信,你会陷入一股心流之中,你感觉不到累。 无数个在临床值班的夜晚,我都带着电脑,写完交班本就在那瞎鼓捣,现在有很多的收获,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生信大神,在组会咔咔乱杀。

最后编辑于 2024-06-11 · 浏览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