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医学之十四:从肾积水治疗谈中医




男,80岁。突发尿血、尿频、尿痛。经B超检查提示左肾肾窦分离44mm,左侧输尿管近端内径约12mm,右肾无异常: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扩张,慢性膀胱炎,前列腺体积增大伴钙化。腹部平片提示无异常。
西医医嘱:1.手术探查,年龄大,风险高。2.输尿管放置导尿管,解除梗阻,减轻肾积水。这是当地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家属都没有接受。
中医辩证:肾积水病位在肾,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3型。
分析:
西医手术探查,显然不合理,家属拒绝是对的。理由:突发性尿血尿频尿痛不太可能器质性原因引起,而且B超检查也不提示存在器质性病变。输尿管放置导尿管,可行,关键问题是,拔了导尿管后怎么办?导尿管是可以解决当时的梗阻,但拔了导尿管后,输尿管的梗阻并不一定解决,甚至可能出现梗阻加重,B超提示此患者梗阻部位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原因可以排除,炎性肿胀引起的可能性最大,导尿管的置入,势必会加重炎性肿胀,至于是细菌性炎症还是无菌性炎症,不好确定,不管是哪种炎性肿胀,机理都是一样的,肿胀部位微循环差,不能及时把病变部位代谢产物及时带离病变部位,从而导致水肿肿胀,这是其病理基础,也具有西医式的辩证风格。
中医分析肾积水病位在肾,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3型。依据临床辩证给予方剂治疗。此患者并没有采取中医方剂治疗。这里的分析,只是个人依据中医的常规辩证分析,中医水平有限,在中医专家前肯定有问题,我们这里不讨论有没有问题。辩证大体方向,我想不会错吧!但这个辩证有个问题,如果没有B超,没有腹部平片,请问如何辩证出是“肾积水”?现在中医辩证,还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进行病因辩证、病机辩证、病理辩证,再依据辩证开方治疗。这种不与时俱进的辩证,该放弃了。理由:不同中医专家肯定(肯定的原因:中医流派很多,不同流派如何统一意见)得出不一样的辩证结果,中医内部都不能统一意见,如何让人信服?第二,结合现代检查进行辩证,得出肾积水精确病因,这不香吗?不是更准确的辩证吗?为了中医辩证而中医辩证,不科学,也无发展前途,中医辩证是需要的,但依据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的辩证完全可以放弃,结合现代化的检查进行中医的辩证,更科学,更精准,这样的辩证,就不会再有什么流派了,流派的出现,不是什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是说明中医的不合理性,辩证的不确定性,中医内部并不能统一意见,何来西医学者的信任?再说古代中医辩证,无非就是病因病机病理治疗四方面辩证,没有现代的B超,中医的病因病机病理辩证谁敢保证此患者有肾积水呢?不敢保证的辩证,还谈什么下面的治疗辩证了?在中医辩证中病因病机病理辩证,完全可以抛弃,当然不是说不用病因病机病理辩证了,而是运用现代医学进行现代化的中医辩证,这样的辩证更具有说服性,不要老是让西医学者说中医的不科学性,与时俱进,才是中医发展硬道理,不要感觉让你丢掉老祖宗留下来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就是多大不了的事情,中医的辩证,最有价值的辩证就是治疗辩证,治疗辩证可以在古代的病因病机病理辩证下得出来,更可以在现代精准辩证下得出来,现代精准辩证带来的辩证比古代中医差哪里吗?接受古代中医辩证还是接受现代精准辩证?选哪个?当然,完全丢弃古代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之辩证也不完全科学,完全依据古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进行辩证就更不科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建立一个全新架构的医学体系,这个体系适应当代生产力,一个能让中西医学者一读就懂的全新辩证思路,我称它为宏观医学(也可以叫现代中医),这里不多阐述。
宏观观点:前面其实我已经粗略说过了,这里再简单说一下。突然发病结合B超腹部平片,可以排出肿瘤、结石以及输尿管痉挛原因引起的梗阻,那最大可能就是输尿管炎症引起肿胀,从而引起肾积水。有这个推论,治疗就简单了。
治疗:手工寻找到T2、4、6、10、11棘突旁具有压痛,在这些压痛点进行火针治疗,每周一次一共五次。第一次治疗后,尿频尿急感立即解除,当天尿血消失。治疗第四天B超检查示右肾窦分离30mm,一周后复查B超提示右肾窦分离为21mm,疗程结束后随访一个月,患者无任何不适。注意是手工寻找,无需古代中医辩证寻穴,个人认为辨证论治得来穴位,存在很大的问题,穴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古代辨证论治得来的穴位,未必是疾病体表反应点,不是疾病反应点,给予治疗,有没有适得其反功效?这里我简单提一下,篇幅所限,不聊了。
最后编辑于 2024-06-09 · 浏览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