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慢性肾炎综合征诊断思路(病例版)
病例信息
患者男,43岁
主诉:血肌酐高10年,腰痛半月。
基本病史:10年前因“输尿管结石”就诊,发现血肌酐约140umol/L左右(未见报告),尿蛋白2+,伴镜下血尿,血压高(具体不详)。期间定期复查肾功能,血肌酐稳定在190umol/l,伴间断双下肢水肿。5月前查血肌酐235umol/L。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5天前复查血肌酐(酶法):279.1μmol/L↑。病程中无脱发、光过敏、口腔溃疡、游走性关节痛、皮疹、雷诺现象等情况,无骨痛。
半月来,精神食欲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无明显减少,间断夜尿增多,平均4次/晚左右,体重变化不明显。
既往史:10年前诊断“输尿管结石”,曾行体外碎石2次,自诉仍有结石;痛风10余年,目前痛风发作5-6次/年,血尿酸波动在500-900umol/L,常年服用“双氯芬酸钠”控制关节痛;9年前测血压220/100mmHg左右,诉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左右;既往诊断高脂血症、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炎。
查体:体温:36.3℃ 脉搏:72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45/94mmHg,神志清楚,心肺腹体检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总结与讨论
诊断:慢性肾脏病,4期 高血压肾损害?痛风性肾病?梗阻性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 3级(极高危) 痛风 肾结石 消化道出血史
该患者发现血肌酐高10年,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病程超过三个月,因此符合慢性肾炎的特征,但需要进一步排除继发性肾脏疾病和遗传性肾脏疾病。故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
鉴别诊断:
1、高血压肾损害:此病尿蛋白定量常少于1-2g/24h,可伴少许红、白细胞及管型。随着病程的演进,肾功能逐渐减退,肾小管功能常先受累,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该患者高血压病史长,尿常规检查有蛋白,夜尿多,可予完善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脏超声、眼底检查等以资鉴别。
2、痛风性肾病:该病多有反复发作的高尿酸血症、痛风,后出现肾功能损伤的表现多为肾小管间质损害表现,如夜尿增多、尿渗透压低、小分子蛋白尿等。该患者有长期痛风病史,且长期口服镇痛药(注意药物性肾损害),但查体无痛风结节,可予完善尿常规等,必要时予肾活检鉴别诊断。
3、梗阻性肾病:梗阻性肾病多有泌尿系统梗阻的病史,影像学提示肾或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甚至肾萎缩。该患者有泌尿系结石病史,可完善泌尿系超声及CT等检查以鉴别。
4、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肾炎综合征-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化验检查可有蛋白尿、血尿。血浆白蛋白常降低,血脂可升高,肾功能可有不同程度异常,小管功能有不同程度减退。必要时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此外,注意与慢性间质性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病、骨髓瘤性肾病、遗传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紫癜相关性肾病等相鉴别。
最后编辑于 2024-05-28 · 浏览 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