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鼠TAC 主动脉弓动物模型微创构建经验交流贴
小鼠主动脉弓缩窄( 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 模型是研究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左心室肥厚及其进展为心力衰竭最常用的动物手术模型。呼吸机手术构建的TAC模型,操作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存活率低,目前无呼吸机支持下微创完成主动脉弓缩窄(TAC)动物模型,耗时短、重复性好、成功率高。
————————
主动脉弓缩窄(TAC)模型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手术类肥厚型心肌病模型。TAC模型通过缩窄主动脉弓的方式构建,能够模拟由于心脏超负荷增加而导致的心肌肥厚,以及丧失代偿转变成慢性心衰,类似于人类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瓣膜狭窄致心力衰竭。
在大/小鼠进行TAC手术制备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比其他的方法需要更多的外科知识和手术技巧。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无呼吸机支持下微创完成主动脉弓缩窄(TAC)模型方法↓
小鼠tac造模方法
01 小鼠麻醉,仰卧保定。
02 剪开颈、胸部皮肤,在左上胸骨边缘第二肋间隙处建立切口。
03 插入胸部牵开器,扩宽创口,分离胸腺,暴露主动脉弓及分支。
04 6-0线,进行主动脉弓部穿线,打结后将26G垫针放置于主动脉旁,扎紧。
05 针头取出,形成主动脉狭窄的管腔,再用6-0缝合线缝合创面,进行术后护理。
TAC手术后,小鼠一般在1~2周内开始出现心脏肥大,4周后小鼠心脏明显肥大,心重体重比、心重胫骨长比显著增加,符合心肌肥厚表型。
心超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鼠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左心室壁明显增厚,左心室收缩直径和内径明显增大,左心室质量明显增加,符合心肌肥厚表型。

病理结果:
TAC造模后小鼠的心脏体外检测结果显示心脏体积明显增大,心室壁增厚,心肌发生轻度纤维化。

————————————
无呼吸微创手术方法相较于使用呼吸机的方法优势有哪些?
01 不需要使用小动物呼吸机
无呼吸机模式下减少了与气道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如气管插管导致的喉头水肿窒息。
02 不损伤胸骨
由于肋间隙入路不损伤胸骨,可避免胸壁血管损伤, 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野清晰。
03 微创手术切口小、损伤少
关胸及缝皮步骤简便,小鼠预后较经典术式明显改善,术后无胸廓畸形,动物术后恢复快、围手术期死亡率低、重复性好、成功率高。
04 方法操作简单
本方法只需要用基本的手术器械即可开展,熟练的操作者可以在5min 内完成 TAC 手术。
注意事项
大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构建和小鼠的方法相似,需根据大鼠的体重选择合适型号的缝线与垫针。相对于小鼠来说大鼠造模更难一点,因为大鼠主动脉弓更深不容易寻找。
除此之外造模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在无呼吸机支持下,麻醉不宜过深,动物反应减弱但是强刺激肢端有反应为宜。
02 剪胸骨时, 第一剪适当偏向右侧,第二剪不要越过第二肋,否则很容易导致气胸。
03 在分离胸腺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用力牵拉损伤胸膜。如果意外损坏胸膜,改变内部负压,肺就会塌陷,动物会立即死亡。
04 在主动脉弓下方穿线时不宜过深,否则容易刺穿肺动脉或胸膜,造成大出血或气胸。
05 主动脉弓结扎力度不宜太大,以能顺利抽出垫扎针为宜,否则结扎时易将主动脉撕裂或垫扎针抽出时撕破主动脉弓。
06 在动物清醒之前不要与其他动物同笼,以免因踩踏造成胸部伤口出血。
#5月实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