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这位中年男性的生命,难道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吗?

发布于 2024-05-14 · 浏览 2927 · 来自 Android · IP 云南云南
icon离床医学离床医学 推荐

病例信息

患者,男,35岁,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2月余,加重伴呼吸困难7天”入院。

1、现病史:患者及朋友共诉: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暗红色血,易咳出,无胸痛、胸闷,无畏寒、发热等症状,曾到外国医院就诊,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稍改善,近7天来因抽烟后上述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期间伴有发热,(具体体温不详),随后到外国医院住院治疗(具体诊疗情况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今日由朋友送入境,由卫生院120医护人员送至我院就诊,于16时18分到达我院急诊科,急诊科予完善相关检查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甲泼尼龙、多索茶碱、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因患者病情危重,征得家属同意后转入重症监护监护,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变化不详。

    2、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有“高蛋白”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3、体格检查:平车推入病房,营养不良、贫血貌、嗜睡状,查体合作,部分对答,查体:T:36.4℃,P:115次/分,R:41次/分,BP:119/79mmHg,经面罩吸氧状态下(氧流量:2L/min)血氧饱和度:92%,患者一般情况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外形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颈部无抵抗。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15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及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肢端皮肤、甲床苍白,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4、辅助检查:(2024-05-05)门诊颅脑双肺CT示:急诊报告,平扫+三维重建示: 1、双侧脑池及脑沟增宽。 2、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3、双肺叶多发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考虑炎性灶?其他病变待排,建议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4、左肺叶及右肺下叶多发钙化灶。 5、双侧肺门及纵隔多发钙化灶;纵隔见淋巴结稍增大。 6、心脏未见增大,左心室密度稍减低,请结合临床。 7、双侧胸膜局部肥厚、黏连。血常规回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8.75x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0.52x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0.08x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0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3.40%↑;淋巴细胞百分比:5.50%↓;单核细胞百分比:0.9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00%↓;红细胞计数:1.60x10^12/L↓;血红蛋白浓度:44g/L↓↓;红细胞压积:13.1%↓;平均红细胞体积:81.7fL↓;血小板:516x10^9/L↑;血小板压积:0.37%↑;大血小板比率:7.50%↓;C反应蛋白:185.45mg/L↑↑血生化回示:钾:3.27mmol/L↓;氯:112mmol/L↑;钙:2.01mmol/L↓;磷:1.78mmol/L↑,γ-谷氨酰转肽酶:110.7U/L↑;总蛋白:55.9g/L↓;白蛋白:24.7g/L↓;白球比值:0.8↓;前白蛋白:145.4mg/L↓;胆碱酯酶:3801U/L↓,尿素氮:14.23mmol/L↑;肌酐:229.2umol/L↑;尿酸:665.4umol/L↑;血清胱抑素C:2.557mg/L↑,葡萄糖:7.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9mmol/L↓;载脂蛋白A:0.91g/L↓,乳酸脱氢酶测定(速率法等):295.4U/L↑;α-羟丁酸脱氢酶:235U/L↑,肌红蛋白:50.57ng/ml↑,降钙素原:1.1ng/ml↑。凝血功能回示:纤维蛋白原:5.09↑;纤维蛋白原降解:10.01ug/ml↑;D一二聚体:2.84ug/ml↑,Rh血型:阳性+

img


img


img


img


入院第7天的凝血复查

img

入院前急诊肺部ct

previewplay video



处理分析


诊疗计划:1、重症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完善相关检查、告病危、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2、予抑酸护胃、抗感染、补充蛋白、输血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

经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血红蛋白明显偏低,生命体征不平稳,给予气管插管

     入院7天后复查肺部ct

previewplay video


问题讨论

1.患者肺部病变究竟什么原因引起,考虑什么?

2.患者血红蛋白为什么这么低?

3.患者d2聚体持续升高考虑什么原因?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最后编辑于 2024-05-14 · 浏览 2927

24 3 7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