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关节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欠佳原因?
病例信息
患者Xxx女士,45岁,因遭受外伤后右侧肩部肿痛、活动受限约1小时,于2024年1月29日16:30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xxx女士,45岁,女性患者,有明确外伤史。
2. 患者自述约1小时前不慎摔倒,外伤导致右肩关节着地后出现右侧肩部疼痛、肿胀,颈肩部活动受限。自伤后未出现头晕、头痛或肢体麻木等症状。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门诊拍摄的右肩部DR考虑为右侧肩锁关节脱位,右肩关节磁共振显示右肩甲冈-肩甲盂中心部骨折,断端对位尚可,骨折线周围有少许骨水肿。门诊医师诊断为“右侧肩锁关节脱位”并收入我科住院。
3. 既往史:患者体健,无传染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有对“红花油、活络油”过敏史。
4.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2/72mmHg。患者神志清醒,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四肢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5. 专科情况:患者神清,右侧肩部轻度肿胀,皮下可见少许淤青,肩锁关节处局部有压痛,右侧颈肩部活动受限,右上肢末梢血运及感觉正常。
二、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1. 诊断:
- 右侧肩胛骨骨折
- 右侧肩锁关节脱位
- 右侧肩袖损伤
2. 诊断依据:
- 患者有明确外伤史,结合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3. 鉴别诊断:
- 结合患者明确的外伤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较为明确,鉴别诊断的可能性小。
三、检查:
1. 辅助检查:2024年1月29日门诊查右肩部DR考虑右侧肩锁关节脱位,MRI显示右肩甲冈-肩甲盂中心部骨折,断端对位尚可,骨折线周围少许骨水肿。右肩冈上肌腱远端损伤,冈上肌内下方、肩甲下肌上方少许水肿,肩关节腔内积液,肩锁关节韧带肌周围软组织水肿。






四、治疗
2. 手术记录:2024年2月5日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麻醉
手术过程记录 1. 手术体位:患者于手术床上取仰卧位,经过麻醉起效后,患肢于手术台上。 2. 手术消毒铺单:首先进行常规碘酊消毒两遍,继而使用75%酒精脱碘消毒三遍右肩部,并铺设无菌巾。此外,术者穿戴好手术服和无菌手套,确保手术环境的无菌状态。 3. 手术切口:取右锁骨远端、肩锁关节处弧形切口长约8cm,以便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
4. 手术步骤: 1) 切开皮肤直达肩锁关节处,进行后方处剥离,保护好冈上肌,显露出喙突和肩胛骨盂唇上端。 2) 使用2.0mm克氏针进行定位并垂直固定于骨折断端上方,C臂透视下确认断端稳定,克氏针位置良好,无进入关节。3) 敲入2.0mm可吸收固定棒一根作为固定,修剪至适宜长度,活动肩关节时无卡顿现象。

4) 探查右侧肩锁关节,观察到其呈弹性固定,肩锁韧带部分断裂。 5) 骨折端整复后将5孔锁骨钩钛板钢板插入肩峰下,保持稳定,随后拧入3枚锁定螺钉。 6) C臂透视确认肩锁关节对位良好,钩钢板及螺钉长短适宜。 7) 清点器械,确认无误后,以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依次缝合骨膜、皮下组织,关闭切口。 8) 敷料包扎,术区接负压吸引膜及负压引流,保持负压有效,患肢悬吊。 八、术后评语本次手术在麻醉医生朱海宏精准控制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保持正常。出血量约50ml,处于可控范围内。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手术目标达成良好,患者术后恢复清醒,安全返病房。预计经过适当的康复治疗后,患者肩部功能将得到有效恢复。
3. 术后复查:术后1个月及3个月余的定期复查显示肩锁关节恢复正常,内固定在位,肩胛骨断端对位可,无明显显示的骨折。右肱骨头稍向下移,肩关节间隙增宽。

术后三月

肩关节位置恢复 锁骨钩撞击?
处理分析


随访三月 肩关节半脱位恢复 但肩关节疼痛 外展后伸受限,
寻求原因
肩袖损伤?
撞击?
问题讨论
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关节盂骨折术后
肩关节半脱位恢复后是否存在锁骨钩撞击
需要做肩袖松解和修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