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如何看待15189?

发布于 2024-04-07 · 浏览 776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子汉、ft0205 2人推荐
icon子汉 已点赞

医学是门实践的学科,要求在实践中积累成长。

科研也好,15189管理也好,检验日常工作也好,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服务患者。一、科研问题不从医疗工作出发,仅仅为科研而看文献,而不是为临床问题看文献,科研产出除了拿点sci分数,很难为目前的医疗解决问题。特别是现在很多研究都是来自学生(博士,硕士),导师只是给个方向,学生们心理的目标就是三年内发文章拿学位,都想短平快,到头来真正的医学瓶颈始终困扰国家,但是国家又为一些只拿资源自己不做科研的导师们花了不少钱。

二,15189貌似规矩有些多,希望今后能走“去繁就简地保证质量”的中国特色道路,其实患者不知道检验科在15189的框架下做了多少工作,但作为患者他很关心什么时候能拿到报告,拿到报告后就会问“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检验人员有时候也会生病,想想自己生病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子?

三、天天奋斗在一线工作的检验人员,在窗口工作时,自己有没有因为忙碌于收标本、头也没有抬起来看看患者焦急的面容,就喊到“放这里就可以了”。如果病人想知道报告解释时,就说“你找医生去”,为了避免医患矛盾或许是其中的理由之一,我想临床知识不全面更是其中的原因吧。我们调侃科主任的“纯管理”和15189的“面子工程”时,平日里像贵老师那样有工作情怀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像贵老师那样学富五车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检验在报告解读这块集体这么弱?目前的制度一定有问题。若不重视,检验会消失的。

最后编辑于 2024-04-07 · 浏览 776

14 收藏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