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中药香囊研究》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中药香囊研究》
吴恩臻
1中药香囊为中医治未病理论之实践
衣冠疗法是中国古代人民在疾病斗争中创造的宝贵遗产,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具有保健防病功效,安全、简便、易于推广。香囊是其一种形式,不仅美饰,还驱邪保健。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和保健意识增强,中药香囊这种古老剂型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药学重视疾病预防,中药香囊以“治未病”为指导,运用“内病外治”理论,通过血管、神经和经络作用于人体,增强免疫力,维护健康。
2浅析中药香囊之现代中药药理作用
中药香囊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结合古今验方研制而成,主要成分包括藿香、佩兰等芳香药材。这些药材能“通经走络,开窍透骨”,其香味通过口鼻、肌肤、经络穴位,随气血运行全身,调整阴阳平衡,提振正气,抵御外邪,从而防治疾病。正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所言,香气能辟邪除秽。中药香囊的芳香气味还能调节中枢神经,平衡兴奋与抑制,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研究发现,香囊中的挥发性成分能刺激呼吸道分泌免疫物质,如SIgA和IgG,起到抗菌抗病毒作用。
2.1抗感香囊配方及其中药药理作用
制备抗感香囊时,选用藿香、丁香等9种药材,每味3g。藿香化湿解表,缓感冒;丁香温中止痛,疗胃肠;木香宣通止咳,平喘嗽;羌活活血祛风,治风湿;柴胡疏肝清热,解胸闷;苍术健脾化湿,止腹痛;细辛宣通解表,宜头痛;石菖蒲开窍解郁,疗头痛。
2.2安神助眠香囊配方及其中药药理作用
制备安神助眠香囊,选用沉香、酸枣仁等6种药材,每味5g。沉香安神止痛,缓焦虑;酸枣仁宁心安神,治失眠;佩兰安神解郁,缓焦虑;夜交藤清热安神,治失眠;小茴香理气化湿,健脾胃;合欢花安神安眠,缓抑郁。
3制作方法
《岁时广记》中陈元靓描述了古代香囊的制作工艺,从实用的布袋到精致的金属和鸟兽形状,展现了香囊从实用到美观的转变。现代香囊更注重实用性,布袋式成为主流。制作过程包括绘图、刺绣、裁剪等,技艺繁复。
根据香囊类型选择合适的中药,如安神香囊用酸枣仁等,配伍严谨以达最佳效果。制作工具包括研磨钵和研磨机,用于粉碎硬质药材,轻质药材则用研磨钵。过筛后,为避免对特殊人群的影响,选用40-80目的筛目。香囊装袋时,先套无纺布,再裹紧棉纺布。香囊大小依使用场景而定,空间大时选择12×10cm以上的布袋。由于中药香囊的药效主要依赖于中药挥发油,有效成分约2周降至20%以下,建议每两周更换药芯。
现代香囊使用方式多样,可佩戴于颈部、腰间或胸前,或置于枕头内。使用时每日闻3次,每次2~3分钟。每周更换香料以保证效果。但需注意,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孕妇和过敏体质者应避免使用,以防不适。
4感想与总结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中药香囊含有的挥发油具有消炎、抗菌、提升免疫力等功效,且制作简便、价格低廉、携带方便。香囊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保健防病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的老人、小孩和亚健康群体在流感季节有预防感冒的效果,可作为疫苗的补充。面对年轻人压力导致的失眠问题,安神香囊可作为辅助治疗。此外,中药香囊对驱蚊也有独特效果,通过消毒杀菌和挥发油性成分驱蚊。为应对流感、失眠和蚊虫问题,我研制了三种不同功效的香囊,旨在推广一种安全简便的外用防感、安神和驱蚊方法,同时促进香囊的应用和传播,弘扬中医精华。
最后编辑于 2024-03-27 · 浏览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