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麻醉超声入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发布于 2024-03-26 · 浏览 5119 · 来自 Android · IP 江西江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超声在麻醉的应用火了这么多年,目前已经成为县级及以上医院的基本技术。如果连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都做不好,那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做好超声引导下操作,先了解一下两个基本知识:

一、各种结构的超声下表现:

①静脉:可压缩,无回声(黑色);②动脉:搏动性,无回声(黑色);③脂肪:低回声(黑色);④筋膜:高回声(白色);⑤肌肉:有高回声条带的低回声(白色及黑色);⑥肌腱:高回声(白色);⑦软骨:无回声(黑色);⑧骨:高回声(强白色);⑨神经:高回声/低回声;⑩局麻药:无回声(黑色)。

二、高频探头和低频探头的选择

根据探头发出的超声频率,可分为高频探头与低频探头,高频探头穿透性差,但分辨率高;而低频探头穿透性好,分辨率低。目标结构较表浅时,选择高频线阵探头;目标结构位置较深时,选择低频凸阵探头。

img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刚开始学的时候,因为大家都认识血管,所以总是喜欢先找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然后慢慢的往外滑,再去找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大家还比较好辨认,但是到了前、中斜角肌,好像就有点傻傻分不开了,尤其是肥胖的病人。

img

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从锁骨上窝先到找锁骨下动脉,将探头放在锁骨中点上方紧贴锁骨,此时能清晰地看到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外上方是由纤维鞘包裹呈类圆形或者三角形的高低回声相间的蜂窝状结构就是臂丛神经(如下图)。将神经固定于屏幕中央,移动探头向头侧滑动,眼睛盯紧神经,随着探头逐渐向头侧滑动,锁骨下动脉消失,臂丛神经就清晰地显示在前、中斜角肌形成的肌间沟中。此时如果神经不清楚也不要紧,因为我们已经能辨清前、中斜角肌的分界线在哪里,打在分界线上就可以了。

img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有了超声,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该是最简单的了,因为只要找到嘣嘣跳的腋动脉就可以了。

此时要注意的是探头的放置位置,探头一定要靠里(近心端)放在腋窝的皮肤褶皱处,如果太靠外,神经和腋动脉会离得稍远。

img

此时,桡神经位于腋动脉深面,我们从外面(拇指侧)进针,到达腋动脉下方(深面),阻滞桡神经。然后退针,重新调整针的方向到达腋动脉上方,此时注药,可以阻滞正中神经,然后稍微进针,抬高针尾,此时可阻滞尺神经。在腋路神经阻滞中,即使我们不能辨认出每根神经,但在腋动脉的上、下方各注射一半剂量的麻醉药,即可达到较好的阻滞效果。

针去哪儿了? 找针小技巧:

很多初学者总是有这样的困扰,针进去之后就找不到针了,需要频繁的移动探头和摆动针,最后定位好的影像也不清楚了,针也不知道在哪个地方。

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就是找到目标以后,左手固定探头就不要动了,此时平面内进针,针离探头0.5cm左右,破皮后在皮下平着进针,此时针就在探头下面,找不到针就不要往下穿,摆动针尾调整方向,找到针,此时再朝着目标穿刺才可以。

简单来说就是,破皮之后先找针,再穿刺。切忌进去3、4cm再找针。

肥胖症 (61)

最后编辑于 2024-03-26 · 浏览 5119

5 96 1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