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能力

昨晚在家看电影《偷袭珍珠港》,当偷袭发生时,影片女主角做出决定:立即返回医院,并且在大量伤员涌入时,能很快调整情绪进入状态,尽力投入到救治抢救中去,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护士。
我第一次见大量伤员进入医院是在实习的时候。那次是公共卫生事件,一辆装有有毒气体的汽车在国道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气体泄露,大量村民呼吸道烧伤。
救护车呜呜地喊着,一个又一个病人从车上抬下来,我傻了。一旁的老师们是前面已经得到消息了的,她们冲上前去,有条不紊地安排往哪里安置病人,招呼我们做哪些事,拿哪些东西。这就是真正的言传身教。
后来工作了,有一次夜班接过五个病人。还好那是两起交通事故,分两次送进病房。
满身的血污,一片的呻吟,我和医生一起呆住了。
几秒钟后回过神来,立即安排工人去铺床,头上铺好一次性中单;指导家属把病人湿了的衣服全部脱掉,没湿就把外衣脱了,让病人舒适的同时也减少压疮的风险。
病人入床后判断病情轻重程度,根据结果进行处理。吸氧、输液、做术前准备、一件接着一件做,好像也不会太乱。
安慰家属非常重要,在做出判断后要告诉家属,轻病人做好解释,重病人立即处理争分夺秒,如果都是重病人向领导请示汇报寻求援助。
记得那一晚,忙得感觉不到累,到处理完一身像散架了似的,下了班补所有的记录,那时才觉得累的半死。
那五个病人全部治愈,倒是有一些自豪感的,病人家属也格外感激我。
也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锻炼,应急能力越来越强,又是言传身教,把这个能力往下传。
最后编辑于 2024-02-23 · 浏览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