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17岁的CIN3
患者,17岁,因“外阴肿痛2天”于2022-11在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医生查体:左侧尿道口旁腺体肿大肿大约1cm,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考虑急性外阴炎,予治疗后症状好转。
HPV16+、other+,TCT:LSIL
16岁开始有性生活,总共有过2个性伴侣,G1P0A1
2022-12我院行阴道镜检查,镜下所见:
鳞柱交界部分可见,Ⅱ型转化区。外阴、阴道未见明显异常;宫颈原始鳞状上皮(成熟),宫颈1点、8点、10点处见片状厚醋白上皮,呈脊样隆起,部分向颈管延伸,病灶上界可见,见细小点状血管;碘试验不着色。




阴道镜印象:HSIL
处理:多点活检,同时ECC
活检病理结果回报:

临床处理:建议患者进一步治疗宫颈病变,患者要求至当地医院就诊。
近期随访:患者自诉当地医院已行手术治疗,术后复查HPV阴性。
相关问题思考:该患者17岁,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方式包括:1.有组织的群体筛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适龄女性进行普遍性人群筛查;2.机会性筛查:对在医疗机构就诊、有性生活的适龄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2023年《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推荐高危型HPV 核酸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并采用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经临床验证可用于初筛的HPV 核酸检测方法和试剂。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用于不具备HPV 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当条件成熟后,采用基于HPV 核酸检测的筛查方法。联合筛查用于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以及部分特殊人群女性的子宫颈癌查。25 岁女性为筛查起始年龄,25~ 64 岁女性,采用每5 年一次的HPV 核酸单独检测/联合筛查; 或每3 年一次细胞学检查。65 岁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可终止筛查。对不同特殊人群提出相应的筛查方案。
综上,对于在医疗机构就诊的有性生活的适龄女性推荐进行联合筛查(HPV+TCT)。
指南推荐宫颈癌筛查起始年龄为25岁,但对于25岁以下高危女性(如存在多性伴侣、过早性生活、感染HIV、吸烟等),建议性生活开始后1年内进行筛查,并适当缩短筛查间隔。
该患者发生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有:初次性生活开始年龄小(16岁)、2个性伴侣(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既往人工流产一次,侧面反应患者既往性生活无采取保护措施。针对该患者因外阴肿痛就诊时,建议患者行HPV+TCT检查。

最后编辑于 2024-01-20 · 浏览 11.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