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妊娠合并肾脏病的处理

发布于 2024-01-19 · 浏览 1364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2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CKD

CKD患者的妊娠风险因素主要在于血压、蛋白尿和病理类型。

妊娠高危因素:血压控制不理想、合并肾功能受损(GFR<40ml/min),蛋白尿>1g/24h,病理类型为FSGS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适宜妊娠条件:血压控制良好;肾功能正常;蛋白尿<0.5g/24h;肾脏病理类型(微小病变肾病、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预后良好);良好的孕期监护条件。

不宜妊娠包括:血压控制不佳;GFR≤60ml/min;严重的血管及肾小管间质病变;孕前半年内曾使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或其他致畸药物。

以下措施有助于优化妊娠结局:

  • 控制孕前疾病药物达最低剂量;
  • 选择孕期适用的降压药;
  • 制定针对孕期呕吐或疾病恶化/复发的治疗计划;
  • 避免接触致畸药物;
  •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 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


CKD患者的三级预警:

  • 红色预警(疾病严重,不宜继续妊娠):

急慢性肾脏疾病伴严重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77μmol/l);糖尿病并发肾病V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重症IgA肾病。

  • 橙色预警(疾病较重,密切随访):

慢性肾脏病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 133~177μmol/l);重度子痫前期。

  • 黄色预警(重点追踪):肾脏疾病病情稳定,肾功能正常。


做好孕期监测能够尽可能降低风险

内科随访:血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抗体(必要时);

频率:<28周,每4周1次;28周后,每2周1次;病情反复或加重,应缩短随访间隔;

产检随访:常规产科检查、血压监测、胎心监测、B超声检查。

二、AKI

妊娠期AKI的常见病因:严重妊娠剧吐、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羊水栓塞等。

其内科处理原则基本与非孕期一致,包括去除病因、纠正血容量、预防感染及血栓、补充营养、纠正体液微环境、血浆置换或透析治疗等。

血透指征:

  • 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抽搐等早期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
  • 肺水肿、脑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
  •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钾;
  • 少尿或无尿>32h或有水中毒症状;
  • 尿素氮>20mmol/L,或每天增加>8. 9mmol/L;
  • 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img

最后编辑于 2024-01-19 · 浏览 1364

回复11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