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凹面型、前牙对刃患者的第三次正畸治疗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19
主诉:牙不齐、前牙有牙缝
简要病史:
1.青少年期间做过两次正畸治疗
2.曾接受过口面肌肉训练治疗,但是因为个人原因疗效一般
3.患者曾经有4颗第三磨牙和3颗多生牙,已于高考后暑假期间手术全麻全部拔除
临床检查:
正面照、正面微笑照和侧面照

口内照

上颌牙弓

下颌牙弓

前牙覆合覆盖

右侧咬合

左侧咬合
曲面断层片

CBCT头影测量

CBCT前牙根骨关系

影像学数据


患者之前的影像资料



全麻拔除7颗牙

临床诊断:
(一)口内、口外照分析
1.面型为凹面型
2.前牙为对刃牙合
3.下颌骨形态为扁平长方(由沈刚老师的凹面畸形分类可知该分类程度最轻,预后最好)
4.双侧磨牙均为III类偏I类关系
5.牙列有间隙
6.中线不齐,左偏2m
(二)曲面断层分析
1.上额窦气化
2.下颌支长度较长(典型的三类患者特征)
3.髁突形态较好,无吸收
(三)头影测量分析
1.骨性III类(ANB角<0°)
2.颏部前突(Po-NB偏大)
3.上中切牙前突、唇倾(U1-NA偏大)
4.上颌相对面部前突(NA-APo角偏大)
5.下颌中切牙相对下颌平面唇向倾斜(IMPA角偏大)
治疗方案:
患者情况不满足拔牙指征,选择不拔牙矫治

矫治器选择:进口自锁托槽固定矫治

治疗步骤
1.上颌扩弓同时进行下颌牙列排齐整平,下颌粘托槽上颌采用螺旋扩弓器进行扩弓
2.下颌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做全牙列后退(前牙内收,后牙远中移动)
3.关闭间隙、调整中线、恢复覆牙合覆盖
4.精细调整,恢复磨牙I类咬合关系
5.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控患者TMJ状况
治疗过程:
目前已经为患者下半口粘接托槽,上颌用螺旋扩弓器进行扩弓

注意事项交代:
1.患者前牙牙槽骨菲薄,后期有可能需要做PAOO骨增量手术

2.由于是第三次正畸治疗,告知患者牙根有轻微吸收的风险
3.因为是III类骨面型,正畸治疗对面型不会有太大的改善,如果想彻底改善面型需要做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一点个人心得体会:
这个病例让我感觉到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早期干预真的很重要,患者小的时候父母就带其前往正畸科就诊,说明父母的口腔健康意识很强。早期干预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下颌骨的过度发育,否则可能拖到现在就是一个手术病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