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缝合秘籍(3)

PART.05
不规则伤口缝合技巧
1.伤口两侧长度差距小于1cm(图4A),首先缝合伤口中部(图4B),随后缝合两侧伤口的中部(图4C),然后继续缝合各个伤口的中部直到伤口完全闭合,即:中间-中间-中间。

图4 不规则伤口两端长度差距小于1cm
A:伤口松弛状态下,下缘长于上缘;B:缝合伤口中部;C:随后缝合两侧伤口的中部;D:关闭伤口
2.伤口两侧长度差距小于1cm时,为避免两端出现小的“猫耳朵”,也可首先在两端缝合确认平整后,再遵循技巧1关闭伤口,即:两端-中间-中间(图5)。

图5 图B首先关闭两端,然后C、D,按顺序关闭伤口
3.伤口两侧长度差距大于1cm(图6A),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猫耳朵”。此时从伤口一端开始缝合(图6B),将较长一侧皮肤多余的皮肤“赶”至一端(图6B)。随后做斜行切口(1~2cm,图6C),将切口外多余皮肤切除后缝合(图6D)。

图6 不规则伤口两端长度差距大于1cm
A:伤口松弛状态下,下缘长于上缘;B:从伤口一端开始缝合,将较长皮肤边缘一侧多余的皮肤“赶”至一端;C:随后做斜行切口(1~2cm),展开多余皮肤明确需切除部分;D:将切口外多余皮肤切除后缝合;
规则和技巧—合适的缝合结果取决于:
皮肤的伤口边缘必须具有相近的长度,否则会形成“猫耳朵”。后者可以通过修剪或其他技术来消除(图6、图4和图5)。
通过皮肤切除和皮肤移动可以使具有深度的伤口边缘达到相同水平(图7)
皮下缝合区域的入口和出口深度必须相等(否则会导致伤口边缘变形)(
7B)。
皮肤缝合时线结不能拉得太紧,否则会形成瘢痕收缩(必须考虑术后伤口肿胀)。
缝合线的末端必须留有足够长的线头以便于取出,但必须剪得足够短以防止它们干扰相邻的缝合线。
缝合完成后,应检查伤口边缘。上皮不应卷入,但应向外翻转(图7C)。

图7 向下的斜行切口
A:修整皮缘(否则缝合后皮缘不易对齐,软组织堆积);B:缝合皮下组织后,游离皮缘(在皮下脂肪层游离)后;C:缝合皮肤
4.类圆形不规则伤口(图8):

图8 类圆形不规则伤口的缝合首先明确长短轴的方向和长度差异,将伤口修剪为梭形后,予以缝合
若伤口的长短轴相等,可沿皮肤松弛张力线,或垂直于皮肤张力较大方向将伤口修剪为梭形后缝合。
若伤口的长短轴差别较大,延长轴方向将伤口修剪为梭形后缝合。需要注意的是初步修剪伤口时避免去除大量皮肤组织,可在缝合对位时按线性不规则伤口的处理方法再行修剪。
5.类三角形不规则伤口(图9)

图9 类三角形不规则伤口的处理
A:伤口修剪为钝角三角形后;B:伤口沿钝角朝向方向缝合
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或当三角的某一方向张力较小时,可将伤口修剪为钝角三角形后将伤口缝合为线形。局部堆积的皮肤组织按线形不规则伤口的方法再行处理。
三角形无法修剪或伤口趋向于三角形,可采用三角缝合法处理伤口,即将三边的尖端缝合在一起,其余部分按线性缝合处理。缝合三边尖端时,从a边表皮进针后携带b边尖端组织(注意携带组织较少可能出现尖端坏死),随后从c边表皮出针后打结(图10)。

图10 类三角形不规则伤口的处理
A:三角缝合法;B:三角缝合后打结,其余部分按线性缝合法处理
规则和技巧:
1.不规则伤口缝合时,尽量调节缝合方向至皮肤张力最小的方向。
2.修剪“猫耳朵”时避免去除过多皮肤组织,较小的“猫耳朵”可自行改善。
3.尽量避免使用图10A中的缝合方法,因为可能会造成尖端缺血坏死,三角缝合处愈合不良。
(本文转载自柳叶堂)
最后编辑于 2023-11-20 · 浏览 3.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