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乳腺癌¹⁸F-FES雌激素受体PET技术和应用标准

发布于 2023-10-02 · 浏览 294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2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制定者:

中国核医学专家组(统称)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2023,33(8):801-808.

摘要:

约2/3的乳腺癌患者病灶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在活体内无创检测ER,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动态监测对作出个体化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国内已有系列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提示16α-¹⁸F-17β-氟雌二醇(16α-¹⁸F-17β-fluoroestradiol,¹⁸F-FES)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用于ER表达分析,但尚缺乏相应技术规范。本技术标准由国内开展18F-FES PET研究与应用的专家共同执笔,参考自身经验及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进展后共同商议制定。本技术标准介绍了18F-FES的合成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给出其临床应用场景的推荐,并进行分级。此外,从显像前准备、显像流程、图像分析(正常生物分布、ER阳性和阴性的判定、病灶部位、影响因素、假阴性和假阳性、报告书写)等全流程系统、详尽给出了专家建议,指出了该显像技术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应用前景予以展望。该技术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¹⁸F-FES PET技术在国内的规范化应用,实现报告解读一致、结果互认、指标可比,为乳腺癌精准诊疗提供重要的分子影像技术支撑。

乳腺癌¹⁸F-FES雌激素受体PET技术和应用标准.pdf (1.38 MB)
乳腺癌 (242)

最后编辑于 2023-10-02 · 浏览 294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