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系统创伤遇上衰弱,想要救你不容易……
编者按
昨天,我们发表的一篇有关衰弱的解读,《文献评述:衰弱、血流动力学与术后死亡率》,其中提到,术中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与衰弱相关的死亡率增加有关。那临床上常遇到的多系统创伤状况与衰弱患者整体预后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这篇文章会为大家做一个解答:
问题:外伤前已存在的衰弱与多系统创伤后的死亡率、发病率、医疗资源使用以及其他健康和预后体验有什么联系?
结果:对16项研究(5198名参与者)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提示虚弱与死亡率、住院并发症增加和负面出院归处显著相关。
意义:衰弱是多系统损伤的重要预后因素;未来的研究需要优化创伤护理系统,以满足创伤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并标准化评估。
文献资料
衰弱与临床不良结局有强相关性。但合并衰弱的多系统创伤患者的临床结局目前还缺乏系统评价。该研究目的是系统回顾和分析衰弱和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指标是死亡率,次要研究指标是并发症发生率、卫生资源使用和患者经验)。Alexander Poulton, MD等在《Anesthesia and Analgesia》发表《The Association of Frailty With Adverse Outcomes After Multisystem Trau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作者系统回顾了衰弱与多脏器创伤预后的文献,并进行荟萃分析,摘要如下:
方法:研究者通过同行评价对MEDLINE、EMBASE和护理及相关健康文献综合索引进行检索,检索截止到2019年5月22日的已发表文献。纳入文献标准如下:(1)多系统创伤患者;(2)患者年龄≥18岁;(3)明确记录衰弱评估工具;(4)记录相关临床结局。排除标准:(1)缺乏对照组;(2)仅报导单一的临床结局指标;(3)研究人群中没有区分创伤和非创伤患者。采用非随机干预研究中的偏倚风险(ROBINS-I)工具评估偏倚风险。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影响因素(根据预先指定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进行合并;否则,使用叙述性合并。
结果:纳入16项研究共5198名患者。合并衰弱的多系统创伤患者死亡率为9.9%,而非衰弱患者死亡率为4.2%。合并衰弱的多系统创伤患者死亡率增加 (OR=1.53;95% CI:1.37-1.71),并发症发生率增加(OR 2.32;95% CI:1.72-3.15)和不良出院结局发生率也增加(OR 1.78;95% CI:1.29-2.45)。

表1 主要研究指标:死亡率

图1衰弱相关创伤患者死亡率的森林图

图2 衰弱相关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森林图

图3 衰弱相关创伤患者不良出院结局发生率的森林图
结论:衰弱与多系统创伤后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出院结局发生率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重要的预后信息,同时强调了优化创伤系统以满足老年患者复杂需求的必要性。
专家点评
衰弱通常被定义为与年龄有关的生理衰退综合征,其特征是患者明显易受不利健康结果的影响。体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往往表现出更多的症状负担,包括虚弱和疲劳、医疗复杂性以及对医疗和外科干预的耐受性降低。而当这些衰弱的患者合并多系统创伤时,显而易见,其临床相关不良结局增加,但其程度并不清楚,本文对此作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作者发现多系统创伤时,合并衰弱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是未合并衰弱者的2倍,并发症发生率增加(OR=2.32;95% CI:1.72-3.15)和不良出院结局发生率也增加(OR 1.78;95% CI:1.29-2.45)(1)。该结果与外科手术、危重症医学等其他急症医学领域中的发现类似,衰弱患者的死亡率是非衰弱老年患者的2倍(2,3)。
衰弱患者的机体生理储备降低,导致对多系统创伤所合并的生理和心理社会应激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将衰弱及其原因作为老年多系统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衰弱根据其发病原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干预,比如,治疗合并疾病、纠正营养不良、缓解抑郁等心理和精神障碍,对于有听力、视力障碍、认知障碍或痴呆等患者,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4,5)。
更多内容可点击此处前往百特医学频道专区了解~
参考文献
1.Poulton A, Shaw JF, Nguyen F, Wong C, Lampron J, Tran A, Lalu MM, McIsaac DI. The Association of Frailty With Adverse Outcomes After Multisystem Trau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2020;130:1482-92.
2.Darvall JN, Gregorevic KJ, Story DA, Hubbard RE, Lim WK. Frailty indexes in perioperative and critical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2018;79:88-96.
3.Bagshaw SM, Stelfox HT, McDermid RC, Rolfson DB, Tsuyuki RT, Baig N, Artiuch B, Ibrahim Q, Stollery DE, Rokosh E, Majumdar SR. Association between frailty and short- and long-term outcomes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MAJ 2014;186:E95-102.
4.Fairhall N, Langron C, Sherrington C, Lord SR, Kurrle SE, Lockwood K, Monaghan N, Aggar C, Gill L, Cameron ID. Treating frailty--a practical guide. BMC Med 2011;9:83.
5.Turner G, Clegg A.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railty: a British Geriatrics Society, Age UK and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report. Age and ageing 2014;43:744-7.
最后编辑于 2023-07-14 · 浏览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