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笔记】小儿肠套叠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昨天下午一个朋友家的小孩肚子疼,来超声科做胃肠,小孩主要症状是腹痛,超声检查如图:

右下腹部可见一包块,横切面呈同心圆结构

纵切面显示多层管壁

纵切面显示多层管壁
另可见肠系膜淋巴结,少量腹腔积液。
超声诊断:提示肠套叠
小儿 肠套叠
1.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是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大约90%有症状的肠套叠为回结型肠套叠,其余病例为回-回-结型肠套叠、结-节型肠套叠或回-回型肠套叠。90%以上的肠套叠无病理性诱因(只针对儿童),是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大所致。

2.发病年龄:最常见于3月龄至3岁的小儿。

3.临床表现: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血便(含血液和黏液)和可触及的腹部肿块。

果酱样血便
4.超声表现:
横切面——高、低回声交替的同心圆混合型团块(甜甜圈征或靶征),代表肠壁和陷入的中央高回声肠系膜,肌层为低回声。陷入的肠系膜上可含有与肠系膜淋巴结相对应的低回声结节。回结型肠套叠最大直径常超过3cm。

A.上腹部纵切面灰阶声像图显示肠套叠短轴,呈巨大的混合性肿块(箭头):折返肠襟(R)中央套入肠(E)、陷入的高回声肠系膜(M)和肠系淋巴结(L)
纵切面——类似于肾脏外观,“肾皮质”代表水肿的套入部分低回声,“肾窦”相当于陷入的肠系膜脂肪(假肾征)。

B.纵切面显示肠套叠呈肾形外观。肠套叠套鞘肠管是肠套叠外层的一个薄的高回声结构 (箭头),肠套叠的不同部位可见血流信号,肠套叠短轴直径和长度分别>3cm和5cm
另一例:继发于Meckel憩室的回结型肠套叠

右侧腹部纵切面(双幅 )显示一巨大复杂的肠套叠,内含泪滴状以低回声为主的肿块(箭头)。经手术证实为Meckel憩室。其内高回声结节病理学证实为异位胰腺P。
其他征象:小肠近端扩张梗阻、腹腔积液、少部分可见肠系膜血管反转。
5.治疗
非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空气或水压灌肠复位。
手术指征:
(1)肠套叠经空气加压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未成功者。
(2)发病超过24~48小时,临床疑有肠坏死者。
(3)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于儿童者。
(4)成人肠套叠。
部分资料来源:Pediatric Sonography 作者:Marilyn J. Siegel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不可以已。——2023.6.27
最后编辑于 2024-06-09 · 浏览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