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压迫止血时“三腔两囊管”的选择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有了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比如: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及硬化术、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TIPS、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

然而,当患者病情极其危重、生命体征严重异常时,我们请“内镜、介入、外科”会诊时,他们可能会拒绝接手:内镜、介入一般以生命体征不符合为借口;外科一般以需要确定出血部位为借口。
在患者生死存亡之际,如果“外援”不至,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法”。
在历年的“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治疗指南”中,“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法”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是以下三种材质的“三腔两囊管”,它们各有特点,其易用性也相差巨大!
一、“橡胶材质”的“三腔两囊管”:

该材质的“三腔两囊管”历史“悠久”,30年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人2010年在“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学习时,就是使用的该管。
该管的优势如下:
1.“管身”较硬、“囊壁”很薄,很容易留置成功;
2.对“润滑剂”不挑剔,常见的“石蜡油、凡士林、硅油、食用油”都可以。
该管的劣势主要是:
1.“管身”最硬,患者耐受差;
2.没有“阀门”,气囊打气后需要“止血钳”夹闭。
二、“硅胶材质”的“三腔两囊管”:

该管是最难用的“三腔两囊管”,其缺点如下:
1.“管身”太软,软的像“饸饹面条(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特产,又成“屁股面”)”,尤其在插管时,“食管囊、胃囊”之间的连接处最容易打折,让人忍无可忍;
2.“囊壁”太厚,把“囊壁”紧紧绕在“管身”上,好粗好粗,粗的能把鼻孔胀的满满的,像“三毛流浪记”中的主人公。
其优点如下:
1.“食管囊管、胃囊管”都有阀门,注气后无需使用“止血钳”;
2.同“橡胶材质”的管一样,对“润滑剂”不挑剔。
三、“乳胶材质”的“三腔两囊管”:


这个是我的“挚爱”,它有以下优点:
1.“管身”韧、“囊壁”薄,非常容易下管,患者耐受好;
2.“食管囊管、胃囊管”有阀门,注气后无需“止血钳”钳夹;
3.包装中附有一包“硅油”润滑剂。
其劣势如下:
1.禁用“石油基质”的润滑剂,像临床常见的“凡士林、石蜡油”都不能使用;只能使用“硅油”,或者“食用油”;
2.“包装简陋”,反复向“器械科”申请该管,该科领导死活不给我们进货。
总之,使用“三腔两囊管”时,首选“乳胶材质”的三腔两囊管,其次是“橡胶材质”的三腔两囊管,打死也不要选择“硅胶材质”的三腔两囊管!

另外,如果有家属的绝对配合,临床上一些关键时刻,需要我们突破常规:
2015年本人收到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他反复恶心后呕吐大量鲜血,随后出现休克。患者生命体征极差,处于“终末状态”。请“内镜、介入、外科”会诊,都拒绝治疗。最后取得家属绝对配合并签字后做了“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后疗效颇佳,患者好转出院。(患者这种状态实施该方法止血,必须得到家属绝对配合,否则可能将主管医师推往万劫不复之地;因为该方法对于这样的患者,既不是“适应症”、却是“禁忌症”)。
天地良心!只要家属配合,所有的努力我们都做了,患者即便最后死亡了,我们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