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 例头孢哌酮皮试过敏休克案例的点评
对1 例头孢哌酮皮试过敏休克案例的点评
2023-04-04,辛老师
1,来自【梅斯呼吸新前沿】附言
(长三角抗感染论坛(468群)
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何用肾上腺素急救?
哪些情况需要做头孢类药物皮试?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有备无患!
2023-04-04,收录
2,辛老师点评(2023-04-04,7:25)(9:25 完笔):
患者进行皮试(皮试液:头孢哌酮现配,0.1ml)10分钟后,患者颈部出现斑丘疹,精神萎靡,嗜睡,烦躁。15分钟后,斑丘疹面积逐渐扩大,面部显浮肿,患者随之进入昏迷状态。观察患者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心率减缓。诊断为头孢哌酮过敏所致休克。
《头孢皮试致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如何使用?》
2,1,没有记录生产厂家,批号。
因为,各药企之间的质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常规下很难获出较大数量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次性数据,只有在大量的数据积累后,才能有比较意义。
2,2,杨慧霞在论述到阿奇霉素究竟有没孕妇用药的安全依据,列举了美国的药物流行病学调研方式:在没有准确证据下,孕妇用了阿奇霉素,不轻易流产,而是登记在册,继续妊娠,很快获得最终数据,对妊娠没有致畸证据,是安全的【1】;
2,3,医学专家用药过敏休克:
而另有资料【2】【3】,医学专家用药头孢呋辛致过敏休克(平时一直在应用头孢呋辛);用药莫西沙星过敏休克;医学博士母亲,用药二甲双胍20 多年,没有腹痛腹泻,而偏偏中间几天,用二甲 双胍,一用就出现腹痛腹泻,而且在减量至1/4片,餐后应用,这些常规药学处理方法后,仍无效,同样出现腹痛腹泻,
这些临床现象,都没有从“药”差异性角度思考。这就是医学专家与药学专家的区别。
2,4,点评2 例头孢哌酮过敏休克;
头孢哌酮皮试阴性,注射后转身从室内跨过门槛到室外,过敏休克了!这样的例子,本人也见过了。
这个例子过敏,与本文报告皮试后过敏休克,又存在不一样的客观情况:
本例皮试,不存在配制溶媒对主药的水解作用所引发杂质增加的主导因素(因配制时间很短,现配现用。
而从室内到室外的过敏休克病例,药的因素,包括了主药自身质量、配制过程溶媒水解作用(包含了水的本身水解、溶媒酸碱度高低影响【4】【5】),放置时间长短对水解作用影响因素、温度高低影响,患者身身素质影响,等。
文献
【1】杨慧霞报告:《妊娠期安全用药最新进展》,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36669975
【2】辛老师课件:《新冠疫情话养老》2020年;109 页(原文献【1】酒后几天可以用头孢提问讨论, http://www.dxy.cn/bbs/topic/41758107?sf=2&dn=9 )
【3】给河北省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的中秋贺信,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5498669
【4】《卒中取栓后降压不宜太严格》和“临床药剂学”感言;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7406328
【5】这个药不仔细研读说明书,估计又要被坑了--及点评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7740124
2,5,梅斯医学原文:
头孢皮试致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如何使用?
梅斯呼吸新前沿 2023-03-23 20:00 发表于山西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在于干扰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高效、低毒、抗菌谱广泛、可耐青霉素酶,因此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备受青睐。
根据2021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市场报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排名中位居首位。可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药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在我国的“十二五”医药科技发展规划中,其重点头孢品种包括:头孢匹罗、头孢噻利、头孢唑兰等。
虽然头孢类菌素在抗感染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是药三分毒”,头孢类菌素依然会引起一些不可预测的严重不良反应,例如过敏性休克。如以下案例所示:
【基本信息】患者,女,8岁。
【就诊时症状】反复发热,伴随阵发性咳嗽一周,因此就诊。
【查体】体温39℃,意识清醒,精神稍差,观察其咽喉可见充血,双侧扁桃体正常,肺呼吸音清晰,无肺啰音,心肺正常,腹部平软,肝脾无触痛,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
【诊断】根据上述症状和查体,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过程】基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拟给予头孢哌酮静脉输液,结合清热解毒辅助治疗。但是在对患者进行皮试(皮试液:头孢哌酮现配,0.1ml)10分钟后,患者颈部出现斑丘疹,精神萎靡,嗜睡,烦躁。15分钟后,斑丘疹面积逐渐扩大,面部显浮肿,患者随之进入昏迷状态。观察患者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心率减缓。诊断为头孢哌酮过敏所致休克。
【抢救方案】立刻进行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并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输入。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抢救效果】约10分钟后,患者恢复意识,可清晰对答,呼吸30次/min,心率96次/min,血压96/60mmHg。30分钟后皮疹逐渐消退,体征恢复平稳。
发生过敏性休克后
如何用肾上腺素急救?
肾上腺素是必备的抢救首选药物,无论各科室、各病房的抢救箱里,还是120急救车里,都会有这个“大佬”的身影。
但是很多人对肾上腺素认识得不够全面,可能大家觉得只有心跳骤停的时候才会用。其实,肾上腺素才是抢救严重过敏的首选药物,而激素和抗组胺药都是辅助治疗。
既然肾上腺素作为抢救药NO.1,那我们就应该熟练掌握。不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肾上腺素的正确打开方式。
▌ 肾上腺素的用法用量
药品说明书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用法用量】
常用量:皮下注射,1次0.25 mg~1 mg;
极量:皮下注射,1次1 mg。
(1)抢救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或肌注0.5~1 mg,也可用0.1~0.5 mg缓慢静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 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 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 ml)。
※※※过敏性休克使用肾上腺素时切不可直接静脉使用(静脉注射),必须稀释,这条很重要,不是用生命开玩笑。※※※
(2)抢救心脏骤停:以0.25~0.5 mg以1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或心内)注射,同时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纠正酸中毒。
(3)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皮下注射0.25~0.5 mg,3~5分钟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必要时每4小时可重复注射1次。
(4)与局麻药合用:加少量(约1:200000~500000)于局麻药中(如普鲁卡因),在混合药液中,本品浓度为2~5μg/ml,总量不超过0.3 mg。
(5)制止鼻黏膜和齿龈出血:将浸有1:20000~1:1000溶液的纱布填塞出血处。
(6)治疗荨麻疹、枯草热、血清反应等:皮下注射1:1000溶液0.2~0.5 ml,必要时再以上述剂量注射液1次。
接着来看一大波文献、书籍中的相关描述
《基础护理学》——
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 ml,小儿剂量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 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肌注剂量0.2~0.5(1:1000)mg,每15~20分钟重复给药一次直到临床症状改善。对于无心脏骤停的过敏性休克可用0.05~0.1 mg肾上腺素(1:10000)静注。静脉用药强调要有持续心电监护防止高血压危象和室颤。微量泵泵入:0.1~0.5 mcg(微克)/min/kg,可替代静推应用,应用过程中建议血液动力学检测。
英国复苏理事会(Resuscitation Council of UK)指南——
正确的剂量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副作用极为罕见,有研究表明,肾上腺素肌肉注射是首选,因为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快速起效,用药后10 min达峰浓度,比静脉用药更加安全,且作用时间更长,注射的最佳部位在大腿外侧。肾上腺素肌注比皮下注射迅速而有效,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比三角肌注射迅速而有效:肾上腺素(1:1000)原液,通用:0.01 mg/kg,最大量0.5 mg;小于6岁0.15 mg;6~12岁0.3 mg;大于12岁0.5 mg;如有需要可每5分钟重复1次。
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临床建议——
因为肌肉内所含血管比皮内或皮下丰富得多,吸收迅速,药物可很快到达全身,建议是肌肉注射,推荐首选大腿外侧肌注。
既然知道了首选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还有不可不知的就是注意事项。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是肌肉注射,都有可能造成患者注射部位组织出现坏死,抢救时,碰到肾上腺素重复给药的问题,注射时每次要轮换部位,以免局部皮肤坏死。
新生儿使用肾上腺素必须是稀释到1:10000后才可以使用。如果已经发生不可逆坏死的话则应尽量让坏死组织局限,及早采取外科手段介入。
严格掌握剂量,我们要明确肾上腺素的极量是1次1 mg皮下注射。我们常备用的肾上腺素为1 ml:1 mg,可直接用于肌注。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1.切断过敏原:立即停止所有可疑药物,静脉给药者更换输液瓶及输液器;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刻给予吸氧处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3.尽早建立静脉通路。
4.抗休克治疗:
(1)肾上腺素:
肌肉注射,成人0.2~0.5 mg(1:1000),小儿0.01 mg/kg(1:1000),每5~15分钟重复给药一次直到临床症状改善;
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对初始治疗的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无反应,可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 ml/kg静脉注射;
如持续存在低血压,可给予肾上腺素1~5ug/kg·min(儿童0.1~1ug/k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或根据血压、心率调整用量。
(2)补充生理盐水等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
5.抗过敏治疗:
(1)糖皮质激素:应早期静脉输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选用氢化可的松200 mg或高剂量甲泼尼龙(可用至30 mg/kg);缓慢滴注;或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10 mg;然后根据病情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2)抗组胺药物:通常肌注异丙嗪25~50 mg。神志清醒者可口服西替利嗪20 mg或氯雷他定10 mg。也可以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 ml,抗过敏治疗。
6.监测心电、血压、脉搏、呼吸。
哪些情况需要做头孢类药物皮试?
目前,根据《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以下两种情况需要做皮试:
①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此类患者如临床确有必要使用头孢菌素,并具有专业人员、急救条件,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选用与过敏药物侧链不同的头孢菌素进行皮试,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可参考表1的总结)。应当向药品提供者进一步了解药品引发过敏反应的机理,皮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要求提供相应皮试试剂。
图-1

关于这个用药案例,您还发现哪些问题?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
参考文献
最后编辑于 2023-04-04 · 浏览 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