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妇产每日一文】专家笔谈丨孕妈妈微量元素补充的科学应用

发布于 2023-03-28 · 浏览 1180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 刘兴会

微量元素是指在机体内含量极低,但在正常运作时所必需的元素,主要包括铁、碘、锌、硒、氟、铜和钴等。尽管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不高,但对于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以及机体的生长发育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孕期胎儿生长需要不断汲取母体营养,因此母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如果母亲不注重均衡地摄入营养,就很容易导致微量元素的缺乏,这也逐渐成为学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Lancet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聚焦微量元素的孕期使用,认为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能够促进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孕期母亲因为饮食结构单一而导致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十分普遍,多种微量元素的科学补充会显著降低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1]

由于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致早产和胎儿出生体重过低等,因此孕期科学补充微量元素是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安全,促进胎儿宫内均衡发育的重要环节。

孕期最易缺乏,同时又发挥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铁、锌、硒和碘等。在孕妈妈体内,微量元素可为整个孕期提供物质保障,对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孕期微量元素发挥的功能

胎盘作为母亲与胎儿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蕴含着大量的抗氧化酶,这些抗氧化酶只有在微量元素(包括硒、铜和锌等)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保护胎盘和胚胎的功能。此外,如果上述微量元素缺乏,就会抑制胎盘血管形成,导致胎儿血流减少,引起胎儿低氧血症和贫血,长此以往可导致子痫前期及胎儿宫内发育不良[2]

胚胎时期是胎儿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充足的微量元素是保证胚胎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前提,这些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和碘等。如果没有足够的微量元素保障,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器官结构(如肾脏、胰腺和血管等)的异常改变。此外,这些微量元素还可促进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如在孕早期和孕中期时,含碘的甲状腺激素可以穿过胎盘组织进入胎儿体内,进而促进胎儿大脑的发育[3]

二、如何进行孕期微量元素的补充?

Lancet和JAMA发表的多篇研究报告指出,微量元素缺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且多见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可引起孕妈妈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导致早产率、早期早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增加[1,4,5]文献指出,孕期科学补充微量元素可以改善上述不良结局,尤其是在孕早期联合使用多种微量元素对孕妈妈和胎儿的益处尤为显著。因此,孕妈妈应当注意保证摄入充足的微量元素,避免微量元素缺乏对胎儿及自身带来不良影响。根据中国膳食指南以及最新的研究依据,现将微量元素科学补充原则[6]总结如下。

1.铁

孕期铁每天摄入量至少为27mg/d[7]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孕妇所摄入的铁不足22mg/d,尤其是素食主义者。铁元素可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包括细胞呼吸、氧转运、能量产生以及DNA合成。由于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如果铁元素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则随着胎儿在母亲体内的生长,母亲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乏力、气短和面色苍白等。据统计,有50%的孕妈妈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直接影响胎儿脐动脉中铁元素的浓度。已有研究表明,长期铁缺乏会对胎儿海马区发育带来影响,造成胎儿的听觉和记忆力减退等[8]肉类、家禽、鱼类、谷物和蔬菜含有丰富铁元素,孕期多食用此类食物可补充铁元素。反之,当孕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多时,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2.锌

孕期和哺乳期的锌摄入量应保持10mg/d左右[9]营养补充不足的孕妇和素食主义者可能存在锌摄入不足的情况。锌元素能够促进基因表达、细胞生长和分化以及神经传递等。锌元素缺乏可能影响胎儿和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神经元萎缩、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下降,在青春期还会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当锌元素不足时,孕妈妈可能出现皮损、脱发和厌食等。为避免摄入不足,孕妇可通过食用贝壳类、红肉类、坚果类、鸡蛋和谷物等食物补充锌元素。当锌元素摄入过量时,孕妈妈的胃肠道可处于应激状态,出现不规律的腹痛、腹泻和便秘等。

3.碘

孕期碘的推荐摄入量为250g/d[10]。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而甲状腺激素是调节生长发育、细胞代谢和生殖功能等的重要因子。如果孕期碘元素水平过低,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进而造成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引起脑损伤、智力下降和多动症等,严重者还可引起死产。海制品、奶制品、鸡蛋、肉类、面包以及加碘盐等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体内碘元素减少时,孕妈妈可表现为倦怠、乏力和目光呆滞等。当碘元素摄入过多时,孕妇可能出现甲状腺相关疾病,如甲亢(情绪激动、睡眠减少、体重下降和心悸等)。此外,高碘还可引起溶血,导致胎儿预后不良或死亡。

4.硒

孕期推荐的硒摄入量为30g/d[11]。人体内含有硒元素的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硒能将甲状腺激素T4转变为T3形式。因此,硒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发挥功能。硒元素缺乏也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进而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如果孕期硒元素含量不足,会造成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子痫前期,孕妈妈则可出现厌食厌油、腹胀、胸闷气短和烦躁易怒等。谷物、水果、蔬菜和肉类中含有大量硒元素,但由于土壤中硒的含量不同,同类植物的硒含量并不完全一致。摄入过量硒元素会导致硒中毒,表现为胃肠不适、掉发、指甲变脆和疲乏等[12]

表1 孕期微量元素推荐摄入量及功能(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

img

5.其他微量元素

铜元素在机体内参与多种基础代谢,可促进胎儿肺、皮肤和骨骼等器官和免疫系统发育成熟,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铜缺乏时,孕妈妈可能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减退和贫血等[9]。为保证铜元素摄入充足,可食用铜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贝壳类和坚果等。

锰元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能够介导多种酶促反应,在尿素生成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孕妈妈可通过摄入富含锰元素的食物(如坚果、谷物和茶叶等)摄入锰。此外,锰缺乏还可引起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孕期血糖升高。

钴元素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血红蛋白形成,主要是通过合成维生素B12(钴胺素)发挥作用。如果人体内缺乏钴胺素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孕期钴含量较低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胰岛素抵抗和过度肥胖。孕妈妈可通过食用肉类、鱼类、蛋类和动物内脏等补充钴胺素。

6.复合营养素的补充

事实上,由于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微量元素缺乏通常为多种元素合并缺乏,单一微量元素缺乏较为少见。孕妈妈通过食物摄入仍不能避免微量元素的缺乏时,可以尝试扩大饮食谱,或者适当地使用复合营养素补充剂。复合营养素补充剂是包含了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额外营养补充来源,可以减少孕期并发症和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且营养状况越差的孕妈妈,补充复合营养素的效果越好,尤其是在孕20周以前使用复合营养素可以显著降低早产和女婴死亡的风险。然而,使用复合营养素可能增加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因此孕产妇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复合营养素,并且注意体内营养素含量不宜过高[13-14]

三、小结

微量元素缺乏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较为常见。尽管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以及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具体因素,孕妈妈微量元素的缺乏在少数地区仍较为普遍,给胎儿和母亲带来不良结局,可能成为影响家庭幸福以及增加社会负担的重要因素。此外,如果孕期胎儿体内微量元素储存不足,即使在出生后通过母乳喂养,仍然很难弥补[15]因此,保持营养摄入均衡以及避免微量元素缺乏是每一位孕妈妈应当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Smith ER, Shankar AH, Wu LS, et al. Modifiers of the effect of maternal multiple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on stillbirth, birth outcomes, and infant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17 randomised trials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Lancet Glob Health, 2017, 5(11):e1090-e1100.

2.Alexiou D, Grimanis AP, Grimani M, et al. Trace elements (zinc, cobalt, selenium, rubidium, bromine, gold) in human placenta and newborn liver at birth. Pediatr Res, 1977, 11(5):646-648.

3.Gernand AD, Schulze KJ, Stewart CP, et al.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in pregnancy worldwide: health effects and prevention. Nat Rev Endocrinol, 2016, 12(5):274-289.

4.West KP, Jr. Shamim AA, Mehra S, et al. Effect of maternal multiple micronutrient vs iron-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infant mortality and adverse birth outcomes in rural Bangladesh: the JiVitA-3 randomized trial. JAMA, 2014, 312(24):2649-2658.

5.Liu JM, Mei Z, Ye R, et al.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and pregnancy outcomes: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China. JAMA Intern Med, 2013, 173(4):276-282.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 27(5):670.

7.Yadav K, Arjun MC, Jacob OM, et 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daily iron supplementation for anemia prophylaxis in pregnancy: A systematic review.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20, 9(3):1308-1316.

8.Athe R, Dwivedi R, Pati S, et al. Meta-analysis approach on iron fortification and its effect on pregnancy and its outcome through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20, 9(2):513-519.

9.Chiudzu G, Choko AT, Maluwa A, et al. Maternal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elenium, Copper, and Zinc during Pregnancy Are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 A Case-Control Study from Malawi. J Pregnancy, 2020, 2020:9435972.

10.Nazeri P, Shab-Bidar S, Pearce EN, et al. Thyroglobulin Concentration and Maternal Iodine Status During Pregnanc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yroid, 2020, 30(5):767-779.

11.Laureano-Melo R, Imperio GE, Kluck GEG, et al.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promotes metabolic changes in Wistar rats’ offspring.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20, 47(7):1272-1282.

12.Qazi IH, Angel C, Yang H, et al. Selenium, Selenoproteins, and Female Reproduction: A Review. Molecules, 2018, 23(12):3053.

13.McKeating DR, Fisher JJ, Perkins AV. Elemental Metabolomic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Nutrients, 2019, 11(1):73.

14.史琳, 刘兴会, 陈鹏, 等. 妊娠期补充复合维生素与妊娠结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 36(2):177-181.

15.Haider BA, Bhutta ZA. Multiple-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for women during pregnanc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7, 4:CD004905.


【往期阅读推荐】

【妇产每日一文】营养学苑丨如何做好孕产妇营养和膳食管理-汤庆娅教授

【儿科每日一文】孕期摄入太多含麸质食物增加后代1型糖尿病风险


img

最后编辑于 2023-03-28 · 浏览 1180

1 9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