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每日一文】孕期摄入太多含麸质食物增加后代1型糖尿病风险

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国家中最高,每年约增长3%-4%,尤其是在欧洲5岁以下的儿童中。增长速度过快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小麦、黑麦和大麦中发现的麸质蛋白被认为在糖尿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和谷氨酰胺,具有高度疏水性并且部分能抵抗肠道降解。这些特性使它们比其他能够被有效水解成单个氨基酸或二肽三肽的膳食蛋白质具有更高的免疫原性。
近期,《BMJ》上发表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探讨产前麸质暴露与后代1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基于丹麦国民出生队列1996年1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参与的91745名丹麦孕妇,在孕12周和孕30周时进行2次电话访问收集母亲既往和当前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等具体的资料,在孕25周时对70188名孕妇进行了食物频率问卷。并在产后6-18个月进行家庭随访收集母乳喂养相关信息,还在后代7岁、11岁和14岁时进行随访。1996年1月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参与者后代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信息通过丹麦儿童与青少年糖尿病注册库获取。
研究人员在纠正多次怀孕、堕胎、死产、缺乏怀孕信息以及怀孕期间过高或过低能量摄入,最终纳入了63529名女性,共67565次怀孕。
结果显示,这些女性孕期平均麸质摄入量为13.0g/d,低麸质摄入量为<7g/d,高麸质摄入量为≥20g/d。该队列中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0.37%(n=247),平均随访时间为15.6年。
孕期麸质摄入会显著增加后代1型糖尿病风险。与麸质摄入量最低(<7g/d)的女性后代相比,在随访期间,麸质摄入量最高(≥20g/d)的女性后代发生1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一倍(风险比2.00,95%Cl:1.02-4.00)。后代1型糖尿病风险与孕期母亲麸质摄入量每增加10g/d呈比例相关(风险比1.31,95%Cl:1.001-1.72)。
综上该研究得出结论,孕期高麸质摄入会增加后代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我们中国的主食主要是大米(米饭)和小麦(面食),而小麦中就含有麸质,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吃面食了呢?当然不是。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虽然没有具体推荐麸质的摄入量,但指南的核心推荐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为主是中国人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其中全谷物包含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下图是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推荐的中国孕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孕晚期妇女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75-150g,孕中期妇女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75—100g。

参考文献
1. Antvorskov JC, Halldorsson TI, Josefsen K, Svensson J, Granström C, Roep BO, Olesen TH, Hrolfsdottir L, Buschard K, Olsen SF.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gluten intake and type 1 diabetes in offspring: national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Denmark. bmj. 2018 Sep 19;362:k3547.
2.《备孕妇女、孕妇和乳母平衡膳食宝塔》,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2018.1.
【往期阅读推荐】
【妇产每日一文】营养学苑丨哺乳期乳腺炎的现状及管理-宁平教授

最后编辑于 2023-03-07 · 浏览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