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7月
主诉:咳嗽、气促4天
简要病史:4天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嗽声弱,伴有气促,无明显发热,呕吐,腹泻,伴哭闹后口唇发绀。
既往史:生后至今有饮水呛咳,哭声弱。1月前发热1次,伴咳嗽、声音嘶哑,伴“鹅口疮”口服药物治疗后热退。
个人史:第2胎第2产是,足月顺产,生后不哭约2-3分钟,后哭声弱。母乳喂养3个月会抬头,4个月翻身。
家族史:1姐,健康。
体格检查:T36.7℃ P150次/分 R80次/分 Wg6kg 精神差,呼吸困难,气促,口唇无明显紫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肝肋下8cm可触及,剑突下7cm可触及质软便锐,脾肋下1cm可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心脏彩超:FS12%,EF25%,全心大,左心功能低下,左室壁运动异常,不除外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主动脉瓣口少量返流,二尖瓣口中量返流,三尖瓣口大量返流,肺动脉高压。
临床诊断:
1、支气管肺炎
2、心力衰竭
3、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治疗经过:
1)抗感染;
2)强心剂:西地兰用至饱和量(肝肋下3.5cm),地高辛维持量口服。
3)激素应用
4)口服钾、钙、维生素C
5)补充维生素B1,预防维生素B1缺乏症。
住院治疗9天,精神反应明显好转,那乃睡眠正常。呼吸35—55次/分,心率110—150次/分,肝肋下2.5cm可触及,脾肋下1cm可触及。
出院后至北京某医院就诊,建议继续原方案治疗。
后逐渐减停激素。
第2年、第3年分别因“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住院治疗,住院过程中,肝脏增大肋下5cm,心脏彩超提示心影增大,左心增大为主,压迫左肺。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
鉴于患儿口服地高辛治疗3年效果不佳,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第一次肺炎住院时胸片


服用地高辛第三年,第二次肺炎住院胸片:支气管炎、心影重度增大

讨论:
1、下一步治疗方案?
2、如何与心肌致密化不全鉴别?
(020204070102—20130717)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以心内膜下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心室壁和心内膜增厚为主要病理特征。
临床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
多属于1岁以内发病。
🍎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部分病理可能有病毒性心肌炎发展而来。
心内膜供血不足、宫内缺氧亦可能为发病的原因。
部分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可继发于左心梗阻型先天性心脏病,如严重主动脉缩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主动脉瓣闭锁或狭窄。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理衰竭,按症状的轻重缓急可分为三型。
1.爆发型:起病急骤,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干、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心音减低,可闻及奔马律,肺部常闻及干湿性罗音,肝脏增大,少数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数小时内猝死,此型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2.急性型 起病较快,但心力衰竭发展不如暴发型急剧。部分因心腔内附壁血栓的脱落而发生脑栓塞。
发病年龄多见于6月以内的婴儿,如不及时治疗多死于心力衰竭。
3.慢性型 症状和急性型相同,但进展缓慢。患儿生长发育多较落后。治疗可获得缓解,存活至成年期,但仍可以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左心室扩大明显,左心缘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
心电图:多呈左心室肥大,少数表现为右心室肥大或左、右心室均肥大,可同时出现ST段、T波改变及房室传导阻滞。
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室后壁和室间隔增厚,左心室心内膜增厚、反光增强(🍉特征性表现)
心导管检查 左心室舒张压增高,其波形具有诊断意义。选择性造影,可见左心室增大、室壁增厚及排空延迟。
🍎诊断
发病年龄特点+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治疗
不治疗,大多于2岁前死亡。
对洋地黄反应良好,又能长期坚持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且有痊愈的可能。
洋地黄:正性肌力,控制心力衰竭。疗程最少2年左右。
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八年制儿科教材没有提及激素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贝塔受体阻滞剂

八年制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