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骨折(股骨)治疗原则:(温哥华分型)

骨科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2023-02-01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1931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2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7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1、Vancouver A型骨折——此类患者常伴有骨溶解,其中大部分为AG型,应根据移位大小制定治疗方案。如果没有移位,通常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配合保护下负重治疗。如果骨折发生于术中,则可以相对积极地采用缆和钩板固定。术后发现的移位较大的骨折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固定。如果移位较大,并存在骨溶解现象,常规内固定方法可能不再适用,临床上通常采用特殊钢板和线缆,当线缆穿通两层皮质固定时,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2、Vancouver B1型骨折——作为B型骨折中相对稳定的骨折,手术内固定往往可取得满意的术后效果。而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甚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的手术方法是经外侧切口显露,采用外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LCP)固定。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钢板长度的选择以能够保护股骨全长为宜,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从而允许患者早期活动。钢板近端以缆固定,远端采用皮质骨螺钉固定(Ogden技术),要求近端钢板必须贴服,否则缆的张力会影响骨折的复位。如果远端钢板不贴服或患者伴有骨质疏松可改用锁定螺钉固定。为增强固定的稳定性,可以在近端放置单皮质锁定螺钉,但是必须在缆之后放置。此外,还可辅以异体骨板固定。

手术TIPS

应用常规的14孔动力加压钢板可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骨折近远端分别可以打入8枚锁定螺钉固定,骨折端附近需空出3~4个钉孔,以避免应力过度集中,有利于骨痂形成。另外,微型钢板可锁入常规锁定钢板,同时,最多可以使用4枚锁定螺钉穿透双皮质进行固定。近年来,微创概念被广泛接受,微创钢板的特点之一是能够尽量保护骨折端附近的软组织,不破坏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解剖型钢板可以很好地贴合于股骨表面,并且能完全覆盖股骨干全长,可在假体周围的不同方向使用锁定螺钉进行固定。

3、Vancouver B2、B3型骨折——对于Vancouver B2、B3型骨折,存在假体松动和(或)伴随骨量丢失即具有翻修的手术指征。但多数情况下,B2型骨折患者可实施翻修术干预;B3型骨折患者可采取联合手术干预,以翻修术、结构植骨术为主,且上述骨折多见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期,因此,若出现假体柄周围或股骨近端存在广泛溶骨性骨折缺损时,临床治疗干预重点是在恢复假体稳定性基础上牢固骨折断端,起到抵御轴向压缩、旋转应力的作用。必须要强调的是,骨量保留对于翻修术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应保证骨折远端的稳定性,如果同时伴有髋臼松动,也可同期修置换。另外,股骨柄的长度也是手术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认为,股骨柄长度至少应跨越骨折线2~3倍皮质厚度的长度,远端可采用钢丝捆绑进行固定。股骨假体远端存在大量骨溶解时,可采用同种同体或异体骨移植。另外,需要注意牢固固定大转子,否则由于外旋肌群受损,常可导致术后脱位。临床治疗中,对于骨量大量缺失的B3型骨折必须进行植骨,手术成功与否与骨量恢复有着密切关系。

4、Vancouver C型骨折——此类骨折在临床上往往采用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锁定钢板结合近端钢丝捆扎,其中选择合适长度的钢板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为过于短小的钢板会在股骨柄远端产生应力集中,造成二次骨折。Vancouver C型骨折约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10%。

髋关节置换术后 (34)
骨折 (1379)
肺炎||肺部感染 (1192)
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1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4)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 (107)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10)
4 33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