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医生临床决策思维导图》冠状病毒疾病之传播途径/预防/隔离(EM004-1)2022版
借国内新冠爆发之际,将此临床决策思维导图就行了更新。希望能够帮助同行更好的了解新冠流行病方面问题。
导读:《肖医生临床决策思维导图, Dr. Xiao-MDMA》急诊医学(EM)系列冠状病毒疾病之传播途径/预防/隔离(EM004-1,COVID-19)。传播方式和途径?乘飞机安全性?感染力时间窗?宠物管理?到医院就诊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如何防护?住院患者隔离?哪些操作会产生空气悬浮溶胶颗粒/操作时要注意什么?居家隔离方法?雾化治疗?解除隔离条件?预防方式(疫苗和单抗体)?
2019冠状病毒疾病-传播途径/预防/隔离临床决策思维导图(MDMA):

2019冠状病毒疾病-传播途径/预防/隔离常见问题及解答
1. WHO什么时间定义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
a) 2020年2月
2. 导致COVID-19的病毒是什么?
a)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新冠病毒-2(SARS-CoV-2)
3. COVID-19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a) 人与人之间传播
i. 主要传播途径
ii. 近距离直接接触(6英尺或2米内)
b) 环境污染
4. COVID-19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a) 主要途径:飞沫传播(droplet)
i. 通过下列方式将呼吸道分泌物传给近距离接触人群
ii. 咳嗽
iii. 打喷嚏
iv. 说话
b) 次要途径:接触传播
i. 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或接触污染物体表面后
ii. 揉眼睛
iii. 摸鼻子
iv. 接触嘴
c) 特定环境传播:空气传播
i. 封闭空间:通气差
1. 住宅
2. 餐馆
3. 公共交通工具
4. 游船
5. 学校宿舍
6. 监狱
ii. 产生飞沫措施
1. 雾化治疗
2. 面罩给氧
3. 高流量给氧
iii. 正压人工呼吸:
1. 无创呼吸机
2. 气管插管
5. COVID-19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半径是多少?
a) 2米(6英尺)
6. 飞机舱里有感染COVID-19风险吗?
a) 相当低
7. 为什么飞机舱里感染COVID-19风险低?
a) 飞机舱里的通风是从头顶垂直向脚底的
b) 回流气体一半排除机外
c) 另一半经过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后与新鲜空气混合返回舱内
d) 很多公司将中间座位空着

8. COVID-19患者在什么时间内具有传染力?
a) 发病前6天
b) 发病后7-10天
9. COVID-19患者感染力最强时间是什么?
a) 发病前1天
b) 发病后早期
10.接触无症状COVID-19患者感染风险如何?
a) 有感染风险
b) 比接触有症状患者低4倍左右
11.恢复期核酸检查还阳性的COVID-19患者是否还具有感染性?
a) 非常低
12.感染COVID-19与哪些因素有关?
a) 接触方式
b) 接触时间
c) 防护措施
d) 患者分泌物病毒浓度
13.COVID-19患者免疫力(有效抗体)产生与什么因素相关?
a) 疾病严重程度
14.COVID-19患者免疫力(有效抗体)持续多长时间?
a) 目前证据:至少几个月(6-9个月)
15.COVID-19患者再感染率是什么?
a) 1%左右
16.COVID-19患者家宠物需要隔离吗?
a) 需要
b) 与其它家庭成员一样
17.COVID-19宠物可以传染给人吗?
a) 目前还没有报道
18.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任何患者到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就诊时要做什么筛查?
a) COVID-19症状筛查
b) 14天内新冠病毒接触史
19.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对疑似COVID患者(PUI)到医院/急诊/诊所就诊时要注意什么?
a) 保证患者带口罩
b) 尽快将患者放到独立诊室
c) 如没有诊室,患者要在一个独立空间的地方候诊
d) 保证社交距离
20.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对医院探视者有什么要求?
a) 有限制
b) 进院前要进行症状筛查
c) 要带口罩
d) 疑似或确诊新冠者不能来院探视
21.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对医护人员有什么要求?
a) 严格遵守院内感染控制制度(见GH005)
b) 自我监测新冠症状
c) 如有症状,要在家隔离
d) 如有症状,要报告院感部和员工健康部(Occupational Health)
22.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医疗机构对口罩有什么要求?
a) 所有在医院工作人员要带口罩
b) 在医疗机构内任何时间都要带口罩
23.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在医疗机构内哪些人员可以带布制口罩?
a) 所有非医务人员
b) 不与患者直接接触时的医务人员
24.需要择期手术患者发现有COVID-19后要如何处理?
a) 推迟手术
25.择期手术之前几天要做核酸筛查?
a) 手术前2-4天内
26.COVID-19患者多长时间后可以做择期手术?
a) 接触隔离后(问题41-47)
27.怀疑或确诊COVID患者病房或诊室有什么要求?
a) 单间
b) 通风良好
c) 门要关闭
d) 如没有单间,可将确诊阳性者放入一个病房
28.怀疑或确诊COVID患者什么时候需要放入负压房间?
a) 需要做产生空气悬浮溶胶颗粒操作时
29.哪些操作会有产生空气悬浮溶胶颗粒风险?
a) 支气管镜
b) 心肺复苏
c) 结肠镜
d) 换呼吸机滤器
e) 高流量给氧
f) 皮囊辅助通气
g) 经鼻内窥镜
h) 非创伤通气
i) 开放性吸痰
j) 气管插管或拔管
k) 气管切开
l) 胃镜
m) 经食道心动超声
n) 吞咽功能评估
o) 胸部物理治疗
p) 雾化治疗
30.对怀疑或确诊COVID患者进行产生空气悬浮溶胶颗粒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a) 尽量避免
b) 如必须要做,要在负压房间进行
31.对COVID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a) 尽量使用喷雾
b) 如必须要做雾化,要在负压房间进行
32.进入疑似或确诊COVID患者看诊时,医护人员要穿戴哪些个人保护措施(PPE)?
a) 隔离衣
b) 手套
c) N95或其它有滤过装置的口鼻或面罩
d) 护视镜或护面罩
33.在院内转移COVID患者时要注意什么?
a) 患者要带口罩
b) 转运人员要穿戴适宜的个人保护装置
c) 有条件时可以使用封闭的转运装置
34.鼻咽或口咽部采样可以产生空气悬浮溶胶颗粒吗?
a) 目前认为不能
35.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对鼻咽或口咽部采样有什么要求?
a) 在院内或诊所内要在单独或密闭空间进行
b) 可以在室外空间进行
36.对有COVID接触史的住院患者要如何处理?
a) 要进行隔离
b) 按疑似病例处理(除非3个月内感染过新冠)
37.对感染过COVID患者因其它原因住院时如何处理?
a) COVID感染在3个月之内:
i. 无COVID感染症状:
1. 不需要检测新冠病毒
2. 不需要隔离
ii. 有COVID感染症状:
1. 按疑似病例处理
2. 寻找其它原因
3. 如我们其它原因,检测新冠病毒
b) COVID感染在3个月之前:
i. 按没有感染过患者处理
38.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接触即使核酸检查阴性患者时要注意什么?
a) 带口罩
b) 带防护镜
c) 带手套
d) 穿隔离衣(接触呼吸道患者或有接触传染风险患者)
39.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在家要采取什么隔离措施?
a) 避免与其他人密切接触
i. 单间
ii. 单独厕所
iii. 单独洗手间
iv. 单独淋浴室
b) 与家人共享空间时
i. 良好通风
ii. 保持距离(2米以上)
c) 限制或避免探访者
d) 患者与其他人在一个房间时都要带口罩
e) 不要分享个人物品
f) 不要分享食具
g) 保持手卫生
h) 避免与其他人在一起吃饭或喝饮料
40.COVID患者在家需要喷雾或雾化时要注意什么?
a) 最好在空气不交流空间
b) 如阳台,车库,露台
41.COVID患者在家需要使用正压呼吸器时要注意什么?
a) 单独空间
42.评估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是否可以解除隔离的2个方法是什么?
a) 根据症状和发病时间
i. 常用方法
b) 根据新冠病毒检测
i. 住院患者
ii. 持续有症状者
43.病情不严重(不吸氧时末梢氧饱和度>94%)免疫力正常COVID-19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准是什么?
a) 症状发生10天后 加上
b) 在没有使用降温药时24小时没有发烧 加上
c) 症状有改善
44.病情不严重免疫力低下COVID-19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准是什么?
a) 症状发生10-20天后 加上
b) 在没有使用降温药时24小时没有发烧 加上
c) 症状有改善
45.病情严重(不吸氧时末梢氧饱和度<94%,吸氧,呼吸支持)COVID-19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准是什么?
a) 症状发生10-20天后 加上
b) 在没有使用降温药时24小时没有发烧 加上
c) 症状有改善
46.如使用核酸检查决定接触隔离时要注意什么?
a) 在没有使用降温药时24小时没有发烧 加上
b) 症状有改善 加上
c) PCR病毒检测及连续两次阴性 加上
d) 两次PCR检测相隔至少24小时
47.疑似COVID-19但核酸检测阴性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准是什么?
a) 按确诊的患者处理
48.疑似COVID-19但不能进行核酸检测时如何处理?
a) 按确诊的患者处理
49.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下被认为有高风险暴露?
a) 在看诊COVID-19患者时没有采取标准保护措施
b) 在家里密切接触
c) 在社区密切接触
50.医护人员出现COVID-19高风险接触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a) 没有做新冠病毒检测:
i. 建议在家隔离14天
b) 有做新冠病毒检测:
i. 建议在家隔离7天 加上
ii. 接触隔离前48小时内PCR或抗原检测阴性
51.感染COVID医护人员解除隔离(返回工作岗位)标准是什么?
a) 参考各医疗机构政策
52.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老年院或康复机构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a) 同上述医院措施
53.COVID-19透析患者在透析时要注意什么?
a) 有条件时要在单间进行
b) 如与其他患者在一起时,要有社交距离
c) 患者要带口罩
d) 所有医务人员要穿PPE(问题37)
54.血清冠状病毒抗体检查在指导接触隔离时有意义吗?
a) 没有意义
b) 因为其升高只能提示即往感染或此次感染已经3-4周
55.在家使用紫外线消毒对防止COVID传播有效吗?
a) 没有证据
56.羟基氯喹对COVID-19有预防作用吗?
a) 没有明确证据
57.预防COVID-19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a) 接种疫苗
58.除疫苗外,预防COVID-19可以加用哪种单克隆抗体?
a) 恩适得(evusheld=替沙格韦单抗(tixagevimab)+西加韦单抗(cilgavimab))
59.加用单克隆抗体指征有哪些?
a) 中重度免疫缺陷
b) 不能接受新冠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