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公布答案| 左侧肢体麻木伴言语不能2天,右侧肢体乏力1天,你考虑是?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官方账号 · 发布于 2022-11-21 · IP 江苏江苏
4948 浏览
icon青鹊词 推荐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5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病例小结:

1.青年男性,急性起病

2.既往四肢远端肌无力、肌萎缩病史,有家族史

3.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言语不能、不同侧的肢体麻木、无力,发作间期基本正常

4.头颅MRI可见双侧脑白质、胼胝体膝部、压部异常信号

5.四肢神经传导:广泛性周围神经受累,运动感觉军受累,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


定位诊断:

 1.失语—主要为口语表达障碍,听理解正常- Broca区/语言运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

 2.左侧肢体麻木、左侧巴氏征(+)—右侧脊髓丘脑束、锥体束

3. 右侧肢体乏力、右侧面瘫—左侧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四肢腱反射消失、四肢远端肌无力、肌萎缩—四肢周围神经

定性诊断-MIDNIGHTS原则

代谢性-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在全身症状基础上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表现:线粒体脑肌病?周期性麻痹?

MELAS:青少年起病,多突然起病,可表现为突发的卒中样表现,如肢体瘫痪、智力低下、精神障碍、皮质盲、癫痫等,一般身材矮小、神经性耳聋,发作期MRI可见沿脑回分布的皮质和皮质下长T1长T2信号,血乳酸、丙酮酸实验结果阳性。

感染或炎症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伴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或血沉增快,可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比较广泛,暂不考虑

中毒/外伤:急性或慢性起病,有毒物接触史、或有外伤史,暂不考虑。

变性:起病及病程缓慢,慢性进行性加重,如SCA、CMT(见后续分析)。

遗传:有家族史,长期的下肢肌肉无力、萎缩病史;需进一步排除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脑桥外髓鞘溶解症。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连锁隐性遗传特征性的表现是脑白质的脱髓鞘改变,典型者由后向前发展,病变呈对称性分布,常侵犯胼胝体压部。需鉴别的是该病的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可侵犯脊髓及周围神经,多在20-40岁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瘫痪、括约肌和性功能障碍,可伴有自主神经损害。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共济失调、痫性发作、眼肌麻痹等,少数可伴周围神经损害,MRI表现为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白质广泛的、对称的长T1长T2信号,自前向后发展。

脑桥外髓鞘溶解症

肿瘤:起病缓慢,慢性进行性加重,可有癫痫、肢体瘫痪、麻木等局灶性定位体征;目前尚无证据,可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腺体、内分泌:一般引起系统性病变,多有内分泌疾病病史,暂不考虑

卒中:突然发病、起病急骤,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见后续分析)。

目前诊断:

1)CMTX1? 2)症状性癫痫?Todds麻痹?3)TIA?

 分析:

1)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sensory neuropathy,HMSN)又称Charcot—Marie—Tooth病(CMT)

img

根据临床和神经电生理以及遗传方式的不同,CMT可分为多种亚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x连锁遗传(CMTX)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定位,CMTX又分为CMTX 1-5个亚型,其中以CMTX1最多见,约占90%。少数CMTX1患者可合并出现发作性脑部症状,并伴有可逆性脑白质病变,症状可反复发作,致病基因为负责编码神经细胞缝隙连接的缝隙连接蛋白(GJB1)基因。

CMTX1呈x连锁半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多见儿童或青少年起病,亦可见成年起病。以往报道中女性少见,且临床表型相对较轻。CMTX1的周围神经病变与其他CMT类似,在最初发病的20年内,主要表现为长度依赖性的运动神经受损,感觉神经的受损程度轻重不一,同时可伴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部畸形(包括高弓足和锤状趾等) 。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病理提示轴索受损可合并脱髓鞘病变。合并发作性的脑部症状是CMTX1的特征性表现,发作时的临床症状包括肢体无力、吞咽困难、失语或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和面瘫等。

目前文献报道中合并发作性脑部症状的CMTX1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在9-23岁,发作性脑部症状包括言语障碍,肢体无力,吞咽障碍,口角歪斜等,周围神经病理提示轴索受损,肌电图提示明显波幅下降,伴或不伴传导速度轻度减慢,头颅MRI提示双侧对称白质异常信号,其中2例患者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表现。

辅助检查

一、MRI检查

CMTX1患者的头颅MRI可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脑白质病变,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和胼胝体压部。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头颅MRI呈现长T1、长T2病灶,DWI和FLAIR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患者也可能仅存在脑干诱发电位或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但无MRI的异常表现。目前研究认为,在发作期及发作后1周内患者头颅MRI提示双侧对称性脑白质病变,侧脑室旁及胼胝体压部明显,符合以上特征。

img

二、神经电生理

1)CMTX1

CMTX1是以轴索损害为主同时伴少量的脱髓鞘病变。

一项纳入 20例 CMTX1患者的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并提出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中位数可作为诊断 CMT1X伴一过性中枢神经系统缺损的敏感指标。

CMT1X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呈中间型改变,兼有 MNCV减低 ,同时有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的减低,伴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和 F波潜伏期延长,且表现出下肢明显比上肢差的特点。CMT1X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由于存在神经异质性表现为不均匀减慢,而男性患者则表现为均匀减慢,男性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通常为 30~40 m /s,女性通常为 30~50 m /s。

img

支持点:

该患者为男性,青少年起病,有足部畸形(高弓足)、四肢远端肌萎缩,患者存在发作性的脑部症状,表现为肢体无力、麻木、吞咽困难、言语不能、面瘫。患者神经电生理提示四肢周围神经广泛受累,脱髓鞘合并轴索受损,患者MRI提示双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压部、顶枕颞叶脑白质大片异常信号,考虑脑水肿或脱髓鞘改变。患者存在肌萎缩家族史

2)症状性癫痫

Todds麻痹是一种发生在癫痫患者身上的神经系统的异常,即在癫痫发作后出现的短暂瘫痪,该瘫痪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全身的,但通常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最常见于全身强直发作以后,并在癫痫发作过后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或偶尔持续几天。

鉴别诊断:与缺血性卒中相鉴别,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脑外伤病史,是否有癫痫病史及系统的体格检查。

支持点:患者存在发作性脑部症状,患者发作时出现四肢肌张力高,发作后出现右侧肢体肌力5-级

不支持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现在左右两侧,双侧症状多不对称,脑电图提示大致正常脑电图。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

支持点:患者存在发作性的脑部症状,表现为肢体无力、吞咽困难、言语不能、面瘫。可完全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CTA+CTP未见明显异常。MRI未见梗死灶。

不支持点:患者颈脑血管超声、CTA、MRA未见血管狭窄,无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炎等高危因素,且患者发作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右侧肢体乏力,不同发作时期出现左侧面瘫、右侧面瘫,症状动态变化

最后诊断:结合患者起病年龄、家族史、临床表现、MRI及肌电图等辅助检查,考虑该患者CMTX1可能性大,予以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为X染色体GJB1基因缺失突变c.459-460_del,p.F153Lfs*89,患者母亲携带该缺失位点杂合突变。故最终诊断为CTMX1。

后续治疗方案:

CMTX1目前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可对症使用一些改善 CMT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方法,如理疗、矫正器、矫形手术等。但目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和脑白质变性的机制尚不明确,多数认为是星形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中断,细胞间的液体弥散障碍,也有研究表明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目前尚无针对性治疗;多数患者可自愈,不需特殊治疗;CMTX1家系治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明确基因诊断,减少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

腓骨肌萎缩症 (6)
纠错
7 119 25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