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每日一文】婴儿粪便菌群组成与母乳低聚糖相关

在婴儿出生时和出生后,来源于母亲和环境中的微生物会定植于婴儿体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后天生活方式等均会对塑造婴儿菌群微生态产生影响且会出现个体差异。在生命早期获得和发展的菌群微生态对于婴儿及其长大后的健康至关重要。胃肠道途径是早期菌群定植的主要位点之一,下消化道的厌氧环境有利于如双歧杆菌、拟杆菌、梭菌等细菌的生存。而除了厌氧环境,饮食也是另一个塑造胃肠道微生态的关键因素。
对于纯母乳喂养婴儿,母乳是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唯一的营养来源。母乳成分复杂,含有高浓度的乳糖、脂质、蛋白质和母乳低聚糖(HMOs)等。HMOs在肠道细胞增殖和成熟方面起重要作用,帮助维持上皮细胞屏障功能,还能保护胃肠道免受细菌、病原体和毒素的侵扰。HMOs是母乳中第三大固体成分,不会被婴儿消化酶分解,能够直接到达结肠部位被细菌分解,然而人们还没有全部了解HMOs在婴儿肠道中的降解过程。
近期,《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旨在检查母乳低聚糖组成与健康一月龄母乳喂养儿粪便菌群组成之间的联系,并研究了肠道内母乳低聚糖的降解是否与婴儿粪便菌群相关。
该研究纳入121例母子对,均来自KOALA出生队列,均为纯母乳喂养,研究人员收集了产妇的母乳和婴儿的粪便样本。婴儿每天摄入的HMOs总量根据产妇母乳中HMOs的浓度和摄入母乳的总量来计算。研究人员使用PGC-UPLC-MS和HPAEC-PAD对母乳和婴儿粪便样品进行HMOs的定量检测。使用Illumina HiSeq扩增16S rRNA测序表征粪便样品中微生物群组成。
结果显示,母乳中检测到的HMOs的总浓度区间为2.0-6.5mg/ml,并且研究人员观察到在不同个体之间的母乳及粪便的HMOs浓度不同。大多数样品中都是中性HMOs占比高于酸性HMOs。婴儿粪便样本中主要的细菌组成为:双歧杆菌、拟杆菌、埃希氏菌-志贺菌和Parabacteroides菌,平均相对丰度为分别为32%、21.3%、11.8%和6.7%。研究人员还发现生产方式和性别能显著影响婴儿粪便菌群组成(P<0.05)。
此外,通过比较母乳和婴儿粪便中HMOs,研究人员发现了消耗HMOs的五种模式,分别为:非特异型(non-specific);其他类型特异型(specific other);酸性特异型(specific acidic);中性特异型(specific neutral);完全型(complete)。基于这五种模式,研究人员对这些婴儿粪便微生物簇类型进行了分类,分别为A型、B型、C型,如下图所示:

研究人员还发现,HMOs的胃肠道降解与粪便菌群组成密切相关,并且特定HMOs的利用与不同细菌物种(OTUs)的丰度之间存在联系。
综上所述,母乳中的HMOs是影响1月龄母乳喂养儿肠道菌群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婴儿代谢不同HMOs的能力与粪便菌群组成以及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种类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Borewicz K, Gu F, Saccenti E, Arts IC, Penders J, Thijs C, van Leeuwen SS, Lindner C, Nauta A, van Leusen E, Schols HA. Correlating Infant F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 Consumption by Microbiota of 1‐Month‐Old Breastfed Infants.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2019 Apr 24:1801214.
【往期阅读推荐】
【答案已公布】您认为早期肠道菌群与皮质醇反应性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