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切法线性化|同源重组线性化的另一种方式
关于同源重组,我发了<教程:同源重组法载体引物设计(要素过多请反复学习) - 核酸基因技术 - 专业医生社区,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科研学术交流 (dxy.cn)>之后,有同学私信我,说这个比较难理解,酶切法线性化是不是也可以举例说明。酶切法确实简单、容易理解,但失去了随机性,没那么灵活。不过对于载体构建也是完全足够,特别是固定载体,酶切一次就可以做很久。废话不多说,教程都给出,你们去选择用什么方法。
酶切法线性化很容易理解,就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将闭环载体切开,形成缺口,变成非闭环线性双链片段的过程,既可以是单酶切,也可以是双酶切,酶切之后可以与含有同源臂的片段重组,进行载体构建。

酶切法线性化重组片段引物设计:
---载体通过酶切线性化之后就没有必要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线性化了,只需要将同源臂设计在片段引物上即可。
单酶切:
- 首先找到你要线性化的酶切位点,如下图我采用XbaI;

- 提请各位注意,这里直接弄了个比较复杂的例子,这是融合mCherry-Flag表达的载体,要注意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必须是3的倍数,并且去掉第一个基因的终止密码子。这里XbaI酶切位点后距离mCherry的ATG有6个碱基(3的倍数),所以下游重组区域可以从GCCACC开始。

- 可以将酶切位点前的15-20bp碱基接在片段上游引物中作为上游同源臂,将酶切位点后15-20bp碱基接在下游引物中,作为下游同源臂。(如图绿色部分)

- Forward:GACCTCCATAGAAGAT+片段上游引物
- Reverse:GCTCACCATGGTGGC+片段下游引物(注意都是5’-3’)
双酶切法引物设计:
---这里教大家一个新的思考方法,这种方法不要考虑正反
- 打开质粒图谱,选择适合线性化的两个酶切位点,如图,选择EcoRI和BamHI;

- 转到sequence页面,去掉酶切位点以及酶切位点之间的序列;



- 复制目的序列,回到snapgene中,“edit-insert-bases”,粘贴序列点insert即可;




- 接下来就是选引物,插入片段和原附近片段各取15-20nt碱基,导出即可。

- 如上图,引物大约含30-40bp碱基,直接包含重组区和片段引导序列。用这样的方法设计引物,就不用纠结哪端接到哪端,接前接后的问题了。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