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肝胆脾胃病绕不开的“角药”

发布于 2022-06-21 · 浏览 104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2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赵文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全国中医高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省首届名中医。现任内科医学部主任、脾胃肝胆病诊疗中心主任, 是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胆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在中医药治疗脾胃肝胆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药防治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囊炎、胆结石及黄疸、腹水等疑难肝胆疾病。并在诊治疑难胃肠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赵文霞临床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常根据中药气味、性能、七情,将三种中药联合使用,各用所长,互为犄角,起到特定的治疗作用。



(一)龙骨、牡蛎、土鳖虫


赵文霞常以龙骨、牡蛎、土鳖虫三药联合治疗肝硬化脾大。赵文霞认为,肝硬化脾大在中医中属于“癥瘕”“积聚”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正虚血瘀,是多种病因长期侵袭机体,伤及肝脏,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或气虚推动无力,血瘀阻于肝络而成。正如《景岳全书·积聚》曰:“积者,积累之谓,由渐而成者也”,一般活血化瘀药难于凑效,常将龙骨、牡蛎、土鳖虫三药联合运用。土鳖虫为血肉有情之品,专入肝经,祛瘀破血善通经消癥。牡蛎与龙骨的功用相近,生用即助土鳖虫软坚散结,又收敛固涩,防攻逐过甚诱发呕血便血之虞。三药同用,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


然三药均属攻逐之品,故体虚当忌用。在治疗中应注意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寓补于攻,或寓攻于补。



(二)大腹皮、白茅根、椒目


赵文霞常将三药合用治疗肝硬化腹水。赵文霞认为,肝硬化腹水的病机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气血水搏结为标,本病的邪实责之气滞、血瘀、水停相因为患,故治疗当紧紧抓住气、血、水三个方面。肝硬化腹水患者出现的腹部胀满,治疗时多在利水的基础上配用理气消胀之品,大腹皮是槟榔的外皮,能行浊气,下浊水,可用治湿阻气滞,脘腹胀闷,水肿胀满,大便不爽,小便不利。白茅根能清肝利尿、凉血止血,且其归肺经,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肝主疏泄,具冲和调达之性,且基于肝与肺左升右降的升降理论,在治疗腹水时应注重调理肝肺,以使气机条畅、三焦通利。椒目治肠间水,除腹满,且椒目归脾、肺、膀胱经,可调节上中下三焦,使三焦水道通利。故大腹皮、白茅根、椒目三药合用共奏疏利三焦、利水消肿之功。   


该组角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符合“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但临床中应注意治腹水当“衰其大半而止”,时时注意顾护正气,促进病体恢复。



(三)茵陈、白术、桂枝


赵文霞常以茵陈、白术、桂枝三药联合治疗黄疸之阴黄。出自《医学心悟》的方剂茵陈术附汤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方中以辛甘大热之附子制约茵陈寒凉之性,但取其退黄之功,合以温化寒湿而退黄,并配以干姜、肉桂、炙甘草以温中健脾。基于因地制宜的中医学理论,赵文霞认为中北部地区气候干燥,且喜食肥甘厚味,故人多腠理紧实,使用辛甘大热之附子、肉桂,有生热之弊,常选用桂枝,其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可治疗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而导致的寒湿停滞。配合茵陈苦辛微寒,具有良好的退黄功效,白术甘苦性温,健脾燥湿,崇土制水。


常用量茵陈15~30g,白术15g,桂枝3~6g,三药合用,治疗阴黄疗效显著。



(四)金钱草、郁金、鸡内金

赵文霞常用金钱草、郁金、鸡内金治疗胆结石。认为胆结石的形成多因湿热内生,煎熬胆汁,凝结成石。金钱草泻肝胆热的同时又可消胆中之石,且具有利水通淋的作用,有助于结石的排出。郁金为纯阴之品,辛能散,疏肝郁,苦能泻,降逆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郁金中含有挥发油,能溶解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可用治胆结石、胆囊炎及黄疸。鸡内金为鸡之砂囊,其中含有稀盐酸,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因此鸡内金具有化坚消石之功,每次15~30g,研末服效果较煎剂更好。三者联合使用尤其适用于胆石症之肝胆湿热证,可增加清热利胆,消积排石之功。



(五)丹参、檀香、砂仁


赵文霞常以此组角药治疗病程较长的气滞血瘀、正气渐虚的胃痛患者。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入血分,活血化瘀止痛;砂仁辛香而散,为温中和气之药也,但其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檀香调脾肺、利胸膈,为理气要药。此方对于病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的胃脘痛,不但能活瘀止痛,并能调胃、醒脾、补血、养肾。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粉、三棱、莪术,并可加理气之品,如枳壳、木香、郁金等。


临证重用丹参30g,檀香3g(后下),砂仁3g(后下),以止痛为要,行气和胃为辅,主次搭配,匠心独运。


本文节选自《赵文霞论治消化系统疾病》。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48

回复7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