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复查是判断SLE病情的重要手段,

发布于 2022-05-22 · 浏览 6134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6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1]。相信大家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它几乎会出现在每一个SLE的疾病科普中,也正是这句话完全解释了相同的SLE确诊者为何有着大不相同的表现。同时,不同的疾病表现也影响着不同的复查项目和周期。

医生往往是根据这些复查项目来判断SLE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否处于活动期?治疗造成什么副作用?简单来说:复查就是判断SLE病情的重要手段。





复查,查什么?



1、 根据临床表现查



对于SLE患者来说,复查的目的是观察疾病的发展情况,判断是否处于病情活动期,哪些指标有恢复[2]


一般包括抽血和尿液两项,主要进行血液分析、血脂、血沉、C反应蛋白、尿液分析等。根据这些项目的表现再结合之前的检查结果,医生就能知道目前病情变化的程度。


例如:血液分析检查显示血红蛋白较前升高,则提示血液损伤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尿液分析中蛋白尿由之前的“+++”变为“+”,则提示肾损伤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每隔6个月,可能需要进行免疫学检查,主要包括补体、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免疫球蛋白等。例如ds-DNA抗体滴度下降,则代表疾病趋于好转。


2、 根据药物副作用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都有其两面性,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对机体造成一些伤害。复查的另一项重大意义也就是为了及时了解服药对个体的影响,根据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不同个体的用药种类和剂量是不同的,定期复查后,医生才能根据病情变化和对药物的反应及时调整方案。当病情控制时,及时减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不仅会使人长胖,伤口愈合减慢,还能引起水盐代谢紊乱,诱发高血压等。复查时需要注意检查肾功能,血压等激素副作用评价的相关指标。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会损害肝肾功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复查时,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检查肝、肾、胃肠功能,予以及时处理,必要时与患者沟通是否需要换药。


3、 根据既往的检查情况查



去门诊复查,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复查时记得带好之前的病例资料,包括出院小结,门诊病历本,重要检查结果报告单等。医生能够根据既往病史和检查报告快速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举个例子,患者小红处于SLE活动期,上次检查结果提示肾功能损伤,尿液分析显示尿蛋白“+++”,提示蛋白尿。本次复查时医生就能重点询问近期是否有腰腹疼痛、血尿、蛋白尿等相关表现,并重点检查肾功能、尿液分析等肾脏系统相关项目。




多久复查一次?



复查的频率一直是很多人疑惑的问题,就有患者曾问过:“为什么她可以好几个月复查一次,而我两周就要去呢?”


答案是:复查的频率也是病情决定的。


一般规律是:初始治疗后两周,进行第一次复查;其后,病情活动期一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期3-6个月复查一次[3]


两周复查是为了观察个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看是否出现副作用。


活动期是指疾病当前处于活动进展状态,病情变化较为凶险,容易出现脏器受累,所以应该至少一个月一次,观察病情进展。同时,活动期可能伴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复查也是为了观察药物副作用情况。


当病情控制趋于平稳,相关症状以及内脏受累情况逐步缓解时,SLE进入稳定期,这时3-6个月复查一次就可以了。


复查的时间并非完全按照这样的规则,根据不同的情况,时间可能会微调。所以,记得在复查后,和医生约好下次复查的时间,就不怕错过啦。


很多人往往有这样的误解:“出院就是康复,复查就是浪费钱”。这个认知不仅会让病魔钻空子,也让我们不能及时掐断复发的苗头。所以,及时复查,将病情变化掌握在在自己手中,才是SLE患者的康复之道。



参考文献

[1]Kiriakidou M, Ching C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n Intern Med. 2020 Jun 2;172(11):ITC81-ITC96.

[2]Feld J, Isenberg D. Why and how should we measure disease activity and damage in lupus? Presse Med. 2014 Jun;43(6 Pt 2):e151-6.

[3]曾小峰, 陈耀龙. 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 2020(3):172-185.


本文来源:sle互助圈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134

2 14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