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个拔除桡动脉鞘管引起的皮下出血并发症
先放一张图吧,这是拔完鞘管回到病房后约30分钟的右手,穿刺点上方约5cm范围肿胀,然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引起右手整个静脉回流受阻肿胀的很厉害,还有张力性水泡(照片我没拍)。

简单介绍一下病史:老年女性,体型肥胖,此次因胸痛1周入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造影右冠90%狭窄,放了一个支架。
手术过程:穿刺时摸桡动脉的时候觉得患者皮肤很松软,通俗话讲就是虚胖,主刀也提醒我说病人比较胖,摸准了再穿。第一针没有进去,调整方向,第二针回血很好,然后进导丝,进导丝过程中也很顺畅,没有任何阻力,然后置管,接下来就手术了。
可是回到病房后病人的胳膊为什么会肿胀,因为穿刺就2针,进导丝也很顺畅,感到很纳闷,我又想了一下,觉得应该是这样(见下图,图1)。
常规我拔管的步骤是把压迫器定位点置于穿刺点上方3-5mm处,然后打压力14ml,最后拔管。

可是这个老太太腕关节虚胖,用那样的方法拔管的时候很可能把压迫器带着往下移位了,所以最终定位点可能与穿刺点重合甚至位于穿刺点下方,这样就会引起穿刺点出血。

给我的经验教训是拔鞘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确认压迫器确实压在穿刺点上方才行,尤其对于肥胖的病人,拔鞘管的时候最好用手固定一下压迫器,避免发生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