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颠覆动漫《工作细胞》里知识点的发现

发布于 2021-08-22 · 浏览 1368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5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记得当年的《工作细胞》吗?肌肉猛男效应T细胞、免疫指挥官辅助T细胞这两位,设定真是很符合士兵和司令的区别。

过去科学界一直认为,辅助T细胞就跟动画里一样,是坐在办公室不亲自上火线的指挥官,不过在《自然》创刊150周年特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把这个观念颠覆一下啦。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需要识别MHC II类抗原才激活的CD4+T细胞,也就是辅助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对CD8+效应T细胞的抗癌起着重要作用,两种T细胞必须协同作战,才能激活足够强大的抗癌免疫杀伤

  用《自然》配发社论的话说,这很可能是提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关键,

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们对免疫治疗和治疗中免疫细胞的关注,都集中在了身处最前线的效应T细胞身上,毕竟它们是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主力嘛,而辅助T细胞的作用却不够明确,有人认为它们可有可无,甚至会“拖后腿”。

这一方面是因为效应T细胞可以直接杀伤癌细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癌细胞新抗原的特殊性。大多数能够激活抗肿瘤免疫的癌细胞新抗原,从种类上来说属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限定分子,它们只能被效应T细胞识别。

而能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的MHC II类限定分子,在已知的新抗原中寥寥无几,因此对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也往往只是从过往已知的对效应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入手。它亲自下场识别MHC II类新抗原,并不被认为是免疫治疗起效的必要条件

  但单靠效应T细胞激活的免疫应答,往往不足以消灭肿瘤,不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平均的客观缓解率,就不会是30%了。影响疗效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都和免疫细胞有关,科研的焦点,就自然转移到了曾经的“配角”身上。

2014年,《科学》上首次发表了利用靶向特定突变的CD4+T细胞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报告,证实了辅助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存在。此后在2015和2017年,两例采用肿瘤疫苗,激活辅助性T细胞抗癌的案例先后登上《自然》。

然而,MHC II类新抗原在癌细胞表面表达水平一般很低,和使用疫苗时的抗原数量根本没得比,人体正常也不会有过继性细胞疗法那么多的辅助性T细胞。

那么在应对“正常”的癌细胞,进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辅助性T细胞识别MHC II类新抗原,激活的免疫效应,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这就是本次研究的团队想要解开的谜题。首先,为了尽量排除已知抗原激活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团队特地选择了免疫原性很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基本无效的一个恶性肉瘤细胞系,给这些癌细胞插上MHC I类和II类新抗原来展开实验。

  由于已被确认的MHC II类限定分子新抗原很少,研究团队借助算法模拟预测的方式,才找到一种仅可以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的MHC II类新抗原,命名为mITGB1,对应的还有仅可以被效应T细胞识别的MHC I类新抗原(mLAMA4)。

  把新抗原表达不同的肉瘤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时,单独表达mITGB1或者mLAMA4的癌细胞,并不能诱导抗癌免疫应答,肿瘤该怎么长怎么长;但两种新抗原同时表达时,肿瘤的生长速度却变慢了,明显是受到了免疫应答的杀伤

  使用PD-1抑制剂+CTLA-4单抗联合治疗时,肿瘤更是完全消失了。如果把mITGB1和mLAMA4,换成两种只能被效应T细胞识别的MHC I类新抗原,免疫治疗的疗效就基本消失了。这说明激活免疫重要的是抗原类型,而不是抗原量


img

只有第三组:同时表达两种新抗原的肿瘤,能够被联合免疫治疗干掉,说明免疫应答的激活,两类新抗原缺一不可

  只表达mITGB1或者mLAMA4的肿瘤,治疗后都不会消失,也就是说在研究团队营造的战场中,不管是效应T细胞还是辅助T细胞,识别抗原后,都不足以单独激活足够的抗肿瘤免疫。它们必须得同时找到相应的目标,然后协同作战才行。

  T细胞亚群测定显示,浸润肿瘤的辅助性T细胞,亚型上74%是1型,和此前的研究相符。辅助性T细胞不仅可以使浸润肿瘤的效应T细胞数目增加,还能帮助它们增强杀伤力,数量质量两方面都有提高。

  等等,这听着好像是辅助性T细胞的正常职责吧?一定要肿瘤表面有MHC II类新抗原,把辅助性T细胞从后方拉到前线,才能激活清除肿瘤的强力应答吗?

  为了搞清这一点,研究团队在小鼠腹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植入了肿瘤,左侧的癌细胞同时表达两种新抗原,右侧的只表达mLAMA4,这就意味着辅助性T细胞只会在左侧肿瘤中识别抗原并发挥作用,右侧战场就是效应T细胞独挑大梁了。


img

在同一只小鼠身上做两个肿瘤的试验,说服力就强了

  事实证明,没有指挥官的部队打不了胜仗:小鼠左腹,同时表达两种新抗原的肿瘤,直接在注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被消灭了,而右腹只表达mLAMA4的肿瘤,接受同样的治疗,却仅仅是生长速度被拖慢了一点。差距真的有,不服不行

  实验还显示,辅助性T细胞还对维持小鼠的免疫记忆有着重要作用,不过它也不能当光杆司令。如果把这次实验中的辅助性T细胞单独注射到肿瘤部位,也就是采用与2014年《科学》上论文相似的过继性细胞疗法,一样控制不了肿瘤

  这一系列精彩的过程,倒不是只有辅助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两位演员。实验中有一类巨噬细胞(iNOS+)的数量也暴增了83倍,研究团队认为,巨噬细胞可能是被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γ招募,增援了T细胞的作战。


img

作战地图上的“蓝方”是T细胞,面对“红方”癌细胞,“蓝方”还有紫色、黄色和绿色的不同免疫细胞当帮手

从坐镇帅位到带头冲锋,这研究也算颠覆了过往对辅助性T细胞的认知。正如论文的通讯作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Robert Schreiber所说:“与效应T细胞相比,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治疗上的研究和应用,落后得太多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肿瘤疫苗同时使用,是有不少先例的,但我们用激活辅助性T细胞的抗原当疫苗,效果要比此前的都好。我们希望它能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客观缓解率,从20%(单独使用)提升到70%。

  辅助性T细胞出手,让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更上一层楼,如果真能转化到临床,绝对让人期待啊。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68

回复收藏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